水龍吟(春晚留別故人)
水龍吟(春晚留別故人)。宋代。張炎。 亂紅飛已無多,艷游終是如今少。一番雨過,一番春減,催人漸老。倚檻調鶯,卷簾收燕,故園空杳。奈關愁不住,悠悠萬里,渾恰似、天涯草。不擬相逢古道。才疑夢、又還驚覺。清風在柳,江搖白浪,舟行趁曉。遮莫重來,不如休去,怎堪懷抱。那知又、五柳門荒,曾聽得、鵑啼了。
[宋代]:張炎
亂紅飛已無多,艷游終是如今少。一番雨過,一番春減,催人漸老。倚檻調鶯,卷簾收燕,故園空杳。奈關愁不住,悠悠萬里,渾恰似、天涯草。
不擬相逢古道。才疑夢、又還驚覺。清風在柳,江搖白浪,舟行趁曉。遮莫重來,不如休去,怎堪懷抱。那知又、五柳門荒,曾聽得、鵑啼了。
亂紅飛已無多,豔遊終是如今少。一番雨過,一番春減,催人漸老。倚檻調鶯,卷簾收燕,故園空杳。奈關愁不住,悠悠萬裡,渾恰似、天涯草。
不擬相逢古道。才疑夢、又還驚覺。清風在柳,江搖白浪,舟行趁曉。遮莫重來,不如休去,怎堪懷抱。那知又、五柳門荒,曾聽得、鵑啼了。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清代:
毛士釗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
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
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近現代:
許南英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
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夢兩相違!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
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夢兩相違!
清代:
毛奇齡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塢暗相通。新花隔幾重。
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環無盡時。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塢暗相通。新花隔幾重。
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環無盡時。
明代:
顧清
東江南去接東湖,湖上人家畫里居。綠樹映門皆合抱,清波動影欲侵裾。
詩書并沐明時寵,山水遙連故國馀。何日扁舟遂歸志,西風相引釣鱸魚。
東江南去接東湖,湖上人家畫裡居。綠樹映門皆合抱,清波動影欲侵裾。
詩書并沐明時寵,山水遙連故國馀。何日扁舟遂歸志,西風相引釣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