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春情
鵲橋仙·春情。宋代。黃升。 青林雨歇,珠簾風細,人在綠陰庭院。夜來能有幾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寶釵無據,玉琴難托,合造一襟幽怨。云窗霧閣事茫茫,試與問、可杏雙燕。
[宋代]:黃升
這是一篇仕女傷春圖。上片是寫暮春時節(jié),花事將近的景象,下片則是寫由此生發(fā)的一腔感懷。懷春、傷春,都是閨怨詩中常見的主題,其中的“春”字,既可指春天講,又可喻男女之間的愛情。黃升此作寫的是花事將盡的暮春,女主人公觸景傷情,感懷人生恨怨。
黃升此作全篇不過五十六字,但在抒發(fā)傷春之情上寫得波瀾跌起,很有層次。詞中的女主人公,在雨歇風定的暮春時節(jié),閑步庭中,偶見梨花半落,訝然失驚,于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先是由花落而傷春,然后由傷春而傷己,最后又由傷今而懷往,真是“芳心一點,幽恨千重”。其中,“已瘦了、梨花一半”、“試與問、杏梁雙燕”等,都是巧妙化用前人的名句,穎脫而出清新之詞。
唐代·黃升的簡介
黃升(生卒年不詳)字叔旸,號玉林,又號花庵詞客,建安(今屬福建建甌)人。不事科舉,性喜吟詠。以詩受知于游九功,與魏慶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詞》,編有《絕妙詞選》二十卷,分上下兩部份,上部為《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十卷;下部為《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十卷。附詞大小傳及評語,為宋人詞選之善本。后人統(tǒng)稱《花庵詞選》。
...〔
? 黃升的詩(22篇) 〕
宋代:
釋普濟
白鶴五通賢圣,瞥喜瞥嗔無定。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
白鶴五通賢聖,瞥喜瞥嗔無定。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
宋代:
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明代:
盧龍云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鹹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宋代:
鄭獬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jié)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jié)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jié)。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jié)。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