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朝飛
雉朝飛。唐代。李白。 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錦衣繡翼何離褷,犢牧采薪感之悲。春天和,白日暖。啄食飲泉勇氣滿,爭雄斗 繡頸斷。雉子班奏急管弦,傾心酒美盡玉碗。枯楊枯楊爾生稊,我獨七十而孤棲。彈弦寫恨意不盡,瞑目歸黃泥。
[唐代]:李白
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
錦衣繡翼何離褷,犢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飲泉勇氣滿,爭雄斗 繡頸斷。
雉子班奏急管弦,傾心酒美盡玉碗。
枯楊枯楊爾生稊,我獨七十而孤棲。
彈弦寫恨意不盡,瞑目歸黃泥。
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
錦衣繡翼何離褷,犢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飲泉勇氣滿,爭雄鬥 繡頸斷。
雉子班奏急管弦,傾心酒美盡玉碗。
枯楊枯楊爾生稊,我獨七十而孤棲。
彈弦寫恨意不盡,瞑目歸黃泥。
譯文
陽春三月,萬物生機勃勃,壟上青青的麥苗散發著春天的氣息,一只白色的雄野雞帶著兩只雌雞從田間飛起,雌鳥的新羽毛剛剛長出,色彩鮮亮。我這個老而無妻的人看到這情景心中感到一片凄涼。春風和煦,太陽暖洋洋的,鳥兒們在河邊啄食,成熟的雄鳥們為求得配偶在互相爭斗,脖子上的羽毛散落一地,還不肯罷休。雌鳥也急切地鳴叫著,準備好好地犒勞自己未來的丈夫。就連枯 的楊樹在春天都能生出嫩芽,為什么單獨我一個人到了七十還一個人生活沒有伴偶,這種滋味是管弦音樂、詩詞歌賦無法表達、無法排遣的,痛徹心扉,恐怕只有我 后化為灰燼,靈魂才能得以安息。
注釋
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雞。古時以之為瑞鳥。
離袱:亦作“離蓰”,毛羽始生貌。
犢牧采薪:喻指老而無妻的人。
《詩經》中曾以“雉之朝飛”作為愛情生活的象征。后琴曲繼承了這一主題,并流傳著一個故事:牧犢子終年放牧打柴,直至暮年仍是孤身一人,他見雉鳥都是成雙成對地愉快飛翔,非常羨慕,愈加感到自己的孤獨凄涼,傷心地唱道:“雉朝飛兮鳴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我獨傷兮未有室,時將暮兮可奈何?”據《樂府古題要解》記載,魏武帝時有個盧姓宮女,擅長此曲,可見它是源遠流長的古曲。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清代:
吳綺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羅窗半展淚痕斜,有些些。
巫山欲夢楚云遮,繡被香寒宮麝。隔墻聞響七香車,是誰耶。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羅窗半展淚痕斜,有些些。
巫山欲夢楚雲遮,繡被香寒宮麝。隔牆聞響七香車,是誰耶。
:
王九思
秋風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轉哀。貝錦有言?巷伯,黃金無夢到燕臺。
土階步月青藜杖,草閣看花濁酒杯。垂老光陰吾愿足,補天自有出群才。
秋風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轉哀。貝錦有言?巷伯,黃金無夢到燕臺。
土階步月青藜杖,草閣看花濁酒杯。垂老光陰吾願足,補天自有出群才。
:
李昌祺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
宋代:
林表民
不見高人祇自悲,每哦佳句望烏衣。浣花風月參謀去,采藥溪山茂宰歸。
萬里險艱頭已白,半生功業夢還非。阿戎盍上青云路,奕世清門要發揮。
不見高人祇自悲,每哦佳句望烏衣。浣花風月參謀去,采藥溪山茂宰歸。
萬裡險艱頭已白,半生功業夢還非。阿戎盍上青雲路,奕世清門要發揮。
宋代:
釋德宏
上士相逢擊石火,迸出流星眨眼過。是渠成佛已多時,堪笑癡禪黑處坐。
阿呵呵,冥然作夢幾時休,守卻飯籮空忍餓。
上士相逢擊石火,迸出流星眨眼過。是渠成佛已多時,堪笑癡禪黑處坐。
阿呵呵,冥然作夢幾時休,守卻飯籮空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