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呂的詩 >
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詩軸率爾次韻
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詩軸率爾次韻
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詩軸率爾次韻。宋代。李呂。 在昔紹圣初,群英萃朝紳。道鄉鼓諫舌,勁氣排天閽。雷霆固難犯,鹓鷺皆喪神。獨一黃右轄,從容為奏陳。主圣臣則直,攀檻古所聞。龍顏為稍霽,投荒貸斧斤。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輪。斯人下世久,藹然播清芬。袁盎當漢代,引卻慎夫人。用舍雖異致,萬世嫡庶分。向使李績輩,將順恨無門。但謂此家事,一言陷其君。陸贄得罪唐,不測幾隕身。陽城以 爭,久之理頗伸。不如漢汲黯,同朝有公孫。約議尋即背,巧辭間其臣。于惟我圣宋,涵養士氣振。世代有忠鯁,漢唐何足云。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親。繼論燈籠錦,將貶嶺外春。君謨立殿坳,開救蒙寬恩。宛陵風雅手,長篇紀詠存。嗟嗟此鄒黃,袁陽略同群。近則唐與蔡,輩出有弟昆。赤心要無負,肯受富貴吞。鄙哉賤丈夫,肉食茍朝昏。傾危不遑恤,是非誰與論。前史豈不載,開卷徒沾巾。伏讀珠玉書,飄飄若凌云。遐追古作者,寧讓圣俞文。顧我亦何人,濡毫來效顰。二賢跡益顯,馀波激后塵。
[宋代]:李呂
在昔紹圣初,群英萃朝紳。道鄉鼓諫舌,勁氣排天閽。
雷霆固難犯,鹓鷺皆喪神。獨一黃右轄,從容為奏陳。
主圣臣則直,攀檻古所聞。龍顏為稍霽,投荒貸斧斤。
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輪。斯人下世久,藹然播清芬。
袁盎當漢代,引卻慎夫人。用舍雖異致,萬世嫡庶分。
向使李績輩,將順恨無門。但謂此家事,一言陷其君。
陸贄得罪唐,不測幾隕身。陽城以 爭,久之理頗伸。
不如漢汲黯,同朝有公孫。約議尋即背,巧辭間其臣。
于惟我圣宋,涵養士氣振。世代有忠鯁,漢唐何足云。
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親。繼論燈籠錦,將貶嶺外春。
君謨立殿坳,開救蒙寬恩。宛陵風雅手,長篇紀詠存。
嗟嗟此鄒黃,袁陽略同群。近則唐與蔡,輩出有弟昆。
赤心要無負,肯受富貴吞。鄙哉賤丈夫,肉食茍朝昏。
傾危不遑恤,是非誰與論。前史豈不載,開卷徒沾巾。
伏讀珠玉書,飄飄若凌云。遐追古作者,寧讓圣俞文。
顧我亦何人,濡毫來效顰。二賢跡益顯,馀波激后塵。
在昔紹聖初,群英萃朝紳。道鄉鼓諫舌,勁氣排天閽。
雷霆固難犯,鹓鷺皆喪神。獨一黃右轄,從容為奏陳。
主聖臣則直,攀檻古所聞。龍顔為稍霽,投荒貸斧斤。
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輪。斯人下世久,藹然播清芬。
袁盎當漢代,引卻慎夫人。用舍雖異緻,萬世嫡庶分。
向使李績輩,將順恨無門。但謂此家事,一言陷其君。
陸贄得罪唐,不測幾隕身。陽城以 爭,久之理頗伸。
不如漢汲黯,同朝有公孫。約議尋即背,巧辭間其臣。
于惟我聖宋,涵養士氣振。世代有忠鯁,漢唐何足雲。
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親。繼論燈籠錦,將貶嶺外春。
君謨立殿坳,開救蒙寬恩。宛陵風雅手,長篇紀詠存。
嗟嗟此鄒黃,袁陽略同群。近則唐與蔡,輩出有弟昆。
赤心要無負,肯受富貴吞。鄙哉賤丈夫,肉食茍朝昏。
傾危不遑恤,是非誰與論。前史豈不載,開卷徒沾巾。
伏讀珠玉書,飄飄若淩雲。遐追古作者,甯讓聖俞文。
顧我亦何人,濡毫來效顰。二賢跡益顯,馀波激後塵。
唐代·李呂的簡介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
? 李呂的詩(224篇) 〕
清代:
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雲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裡,曾否江門夢釣翁。
近現代:
劉永濟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雲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金朝:
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宋代:
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曆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
金朝覲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青眼幾人存。
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萬裡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雲何處遠,青眼幾人存。
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宋代:
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
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
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