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戍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晉年王蔚之謁普照塔
庚戍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晉年王蔚之謁普照塔。宋代。洪邁。 孤塔鶩霄漢,晴影金碧眩。重來得寓目,歸枕尾殘汴。緬懷何姓人,哀禱傾淮甸。是身如皎月,有水著處現。彈指遍大千,何止數鄉縣。惟應因緣地,聊爾洪流轉。顛危悔勒馬,善涉悟覓扇。君看悔與悟,只在一轉齒。至人獨何心,示此禍福變。當知夙緣定,莫作邪道見。哀哉眾生愚,積惡稔天譴。云何一朝急,賴此香火薦。我來適燈夕,寶蠟明邃殿。還揩客眼塵,重睹浮屠面。朝來塔上鈴,告我風色便。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蔥蒨。
[宋代]:洪邁
孤塔鶩霄漢,晴影金碧眩。
重來得寓目,歸枕尾殘汴。
緬懷何姓人,哀禱傾淮甸。
是身如皎月,有水著處現。
彈指遍大千,何止數鄉縣。
惟應因緣地,聊爾洪流轉。
顛危悔勒馬,善涉悟覓扇。
君看悔與悟,只在一轉齒。
至人獨何心,示此禍福變。
當知夙緣定,莫作邪道見。
哀哉眾生愚,積惡稔天譴。
云何一朝急,賴此香火薦。
我來適燈夕,寶蠟明邃殿。
還揩客眼塵,重睹浮屠面。
朝來塔上鈴,告我風色便。
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蔥蒨。
孤塔鶩霄漢,晴影金碧眩。
重來得寓目,歸枕尾殘汴。
緬懷何姓人,哀禱傾淮甸。
是身如皎月,有水著處現。
彈指遍大千,何止數鄉縣。
惟應因緣地,聊爾洪流轉。
顛危悔勒馬,善涉悟覓扇。
君看悔與悟,隻在一轉齒。
至人獨何心,示此禍福變。
當知夙緣定,莫作邪道見。
哀哉衆生愚,積惡稔天譴。
雲何一朝急,賴此香火薦。
我來適燈夕,寶蠟明邃殿。
還揩客眼塵,重睹浮屠面。
朝來塔上鈴,告我風色便。
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蔥蒨。
唐代·洪邁的簡介
洪邁(1123——1202),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人,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副丞相、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謚“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
...〔
? 洪邁的詩(126篇) 〕
清代:
陳維崧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
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
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
宋代:
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 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圣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 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聖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宋代:
釋善珍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
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
食魚客去餘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
清代:
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
陳登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
宋代:
汪炎昶
游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遊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