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李氏園宴集
三原李氏園宴集。唐代。張籍。 暮春天早熱,邑居苦囂煩。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園中有草堂,池引涇水泉。開戶西北望,遠見嵯峨山。借問主人翁,北州佐戎軒。仆夫守舊宅,為客侍華筵。高懷有馀興,竹樹芳且鮮。傾我所持觴,盡日共留連。疏拙不偶俗,常喜形體閑。況來幽棲地,能不重嘆言。
[唐代]:張籍
暮春天早熱,邑居苦囂煩。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
園中有草堂,池引涇水泉。開戶西北望,遠見嵯峨山。
借問主人翁,北州佐戎軒。仆夫守舊宅,為客侍華筵。
高懷有馀興,竹樹芳且鮮。傾我所持觴,盡日共留連。
疏拙不偶俗,常喜形體閑。況來幽棲地,能不重嘆言。
暮春天早熱,邑居苦囂煩。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
園中有草堂,池引涇水泉。開戶西北望,遠見嵯峨山。
借問主人翁,北州佐戎軒。仆夫守舊宅,為客侍華筵。
高懷有馀興,竹樹芳且鮮。傾我所持觴,盡日共留連。
疏拙不偶俗,常喜形體閑。況來幽棲地,能不重歎言。
唐代·張籍的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 張籍的詩(387篇) 〕
明代:
唐時升
人生百年內,憂樂千萬端。念念不相襲,長與歲月遷。
暮年壯心歇,欲入名山巔。緝草為冬裘,拾穗充朝餐。
人生百年內,憂樂千萬端。念念不相襲,長與歲月遷。
暮年壯心歇,欲入名山巔。緝草為冬裘,拾穗充朝餐。
明代:
曹義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云野樹思茫茫。別來每嘆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雲野樹思茫茫。別來每歎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
樓鑰
玉立君家好弟兄,藍田風采照花城。
版輿壽母人間盛,千里何曾去送迎。
玉立君家好弟兄,藍田風采照花城。
版輿壽母人間盛,千裡何曾去送迎。
清代:
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
清代:
毛士釗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
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
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明代:
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