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王庸之
懷王庸之。明代。王廷相。 垂楊綠堪染,黃鳥鳴不歇。春來念朋舊,游衍興超忽。臘時酒已清,河渚茵初發。欣來即命籌,樂至豈待節。張筵金沙堰,鳴葭朱林樾。攀花贈長謠,臨觴促馀闋。離群戚不淺,感物衷屢結。勞生銷華簪,徇祿涉窮發。自乖沈冥理,已縶濁水轍。舊書恒自簡,遠夢竟難達。灑淚夷梁道,浮云望中沒。
垂楊綠堪染,黃鳥鳴不歇。春來念朋舊,游衍興超忽。
臘時酒已清,河渚茵初發。欣來即命籌,樂至豈待節。
張筵金沙堰,鳴葭朱林樾。攀花贈長謠,臨觴促馀闋。
離群戚不淺,感物衷屢結。勞生銷華簪,徇祿涉窮發。
自乖沈冥理,已縶濁水轍。舊書恒自簡,遠夢竟難達。
灑淚夷梁道,浮云望中沒。
王廷相簡介
唐代·王廷相的簡介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號浚川,世稱浚川先生,河南儀封(今蘭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王廷相幼年聰慧奇敏,好為文賦詩,且留心經史。《明史》稱他“博學強記,精通經術、星歷、輿圖、樂律,河圖洛書,周邵程張之書,皆有論駁” 。明孝宗時,與李夢陽、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對臺閣體,時稱“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謚“肅敏”。
...〔 ? 王廷相的詩(1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