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和南劍薛倅)
水調歌頭(和南劍薛倅)。宋代。曾覿。 長樂富山水,杖屨足追游。故人千里,西望雙劍黯回眸。多謝扁舟乘興,慰我天涯羈思,何必羨封侯。暮雨疏簾卷,爽氣颯如秋。送征鴻,浮大白,倚危樓。參橫月落,耿耿河漢近人流??皣@人生離合,后日征鞍西去,別語卻從頭。老矣江邊路,清興漫悠悠。
[宋代]:曾覿
長樂富山水,杖屨足追游。故人千里,西望雙劍黯回眸。多謝扁舟乘興,慰我天涯羈思,何必羨封侯。暮雨疏簾卷,爽氣颯如秋。
送征鴻,浮大白,倚危樓。參橫月落,耿耿河漢近人流??皣@人生離合,后日征鞍西去,別語卻從頭。老矣江邊路,清興漫悠悠。
長樂富山水,杖屨足追遊。故人千裡,西望雙劍黯回眸。多謝扁舟乘興,慰我天涯羈思,何必羨封侯。暮雨疏簾卷,爽氣颯如秋。
送征鴻,浮大白,倚危樓。參橫月落,耿耿河漢近人流。堪歎人生離合,後日征鞍西去,別語卻從頭。老矣江邊路,清興漫悠悠。
唐代·曾覿的簡介
曾覿(音di迪)(1109-1180) 字純甫,汴京(今河南開封)人。紹興中,為建王內知客。孝宗受禪,以潛邸舊人,授權知閣門事。淳熙初,除開府儀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觀使。趨奉宮廷,詞多應制之作。其詞語言婉麗,風格柔媚。代表作為《阮郎歸》、《水調歌頭》《西江月》《定風波》(長相思》、《采桑子》、《眼兒媚》、《憶秦娥》等,其中以《阮郎歸》一詞為最著名。
...〔
? 曾覿的詩(112篇) 〕
宋代:
宋庠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
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廈時。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
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廈時。
唐代:
皮日休
先生一向事虛皇,天市壇西與世忘。環堵養龜看氣訣,
刀圭餌犬試仙方。靜探石腦衣裾潤,閑煉松脂院落香。
聞道征賢須有詔,不知何日到良常。
先生一向事虛皇,天市壇西與世忘。環堵養龜看氣訣,
刀圭餌犬試仙方。靜探石腦衣裾潤,閑煉松脂院落香。
聞道征賢須有詔,不知何日到良常。
明代:
湛若水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
清代:
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裡話君恩。
唐代:
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裡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雲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隻有松根與柏槎。
唐代:
張喬
閑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岳云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
閑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嶽雲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