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居庵觀明萬歷名人分寫大方廣佛華嚴經
幻居庵觀明萬歷名人分寫大方廣佛華嚴經。清代。汪仲鈖。 暑風吹滿娑羅徑,《華嚴》墨海探佛乘。閱古奚慚肉眼肉,偷閑卻愛凈域凈。前賢已往塵劫換,故紙初開墨香迸。譯經人稱晉法業,補經年記唐證圣。清涼師疏微可參,金輪帝序穢堪屏。世界真從檐卜藏,光明定有兜羅映。百年以前道琳出,萬歷之間寶閣盛。三吳文物借莊嚴,五載衣糧費千請。好事當時各擅名,傳觀我輩尤生敬。寒山弟子趙宦光,笠塢學人文震孟。松圓詩老鈐記親,雪嶠禪師偈語證。余人半為祈功德,或者徑欲逃名姓。閑心無著即為安,公案已添毋乃病。此去中峰去住曾,此經異代遷流更。十萬文同龍樹裒,七萬字許宜官并。伊余白業久欲專,在家俗緣嗟未竟。筆聚須彌徒爾為,墨量大海何能稱。且領清甘飯后茶,稍聞疏寂花前磬。重來牢記看經時,屢那白月當炎令。
[清代]:汪仲鈖
暑風吹滿娑羅徑,《華嚴》墨海探佛乘。閱古奚慚肉眼肉,偷閑卻愛凈域凈。
前賢已往塵劫換,故紙初開墨香迸。譯經人稱晉法業,補經年記唐證圣。
清涼師疏微可參,金輪帝序穢堪屏。世界真從檐卜藏,光明定有兜羅映。
百年以前道琳出,萬歷之間寶閣盛。三吳文物借莊嚴,五載衣糧費千請。
好事當時各擅名,傳觀我輩尤生敬。寒山弟子趙宦光,笠塢學人文震孟。
松圓詩老鈐記親,雪嶠禪師偈語證。余人半為祈功德,或者徑欲逃名姓。
閑心無著即為安,公案已添毋乃病。此去中峰去住曾,此經異代遷流更。
十萬文同龍樹裒,七萬字許宜官并。伊余白業久欲專,在家俗緣嗟未竟。
筆聚須彌徒爾為,墨量大海何能稱。且領清甘飯后茶,稍聞疏寂花前磬。
重來牢記看經時,屢那白月當炎令。
暑風吹滿娑羅徑,《華嚴》墨海探佛乘。閱古奚慚肉眼肉,偷閑卻愛淨域淨。
前賢已往塵劫換,故紙初開墨香迸。譯經人稱晉法業,補經年記唐證聖。
清涼師疏微可參,金輪帝序穢堪屏。世界真從檐蔔藏,光明定有兜羅映。
百年以前道琳出,萬曆之間寶閣盛。三吳文物借莊嚴,五載衣糧費千請。
好事當時各擅名,傳觀我輩尤生敬。寒山弟子趙宦光,笠塢學人文震孟。
松圓詩老鈐記親,雪嶠禪師偈語證。餘人半為祈功德,或者徑欲逃名姓。
閑心無著即為安,公案已添毋乃病。此去中峰去住曾,此經異代遷流更。
十萬文同龍樹裒,七萬字許宜官并。伊餘白業久欲專,在家俗緣嗟未竟。
筆聚須彌徒爾為,墨量大海何能稱。且領清甘飯後茶,稍聞疏寂花前磬。
重來牢記看經時,屢那白月當炎令。
唐代·汪仲鈖的簡介
浙江湘鄉人,字豐玉。汪孟鋗弟。乾隆十五年舉于鄉。少即肆力于詩,與兄俱以詩名。酷愛宋黃庭堅、王安石詩,詩作有新意,無江西詩派生硬之習。早卒。有《桐石草堂集》。
...〔
? 汪仲鈖的詩(12篇) 〕
唐代:
王建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聖人心,不因儒者知。
:
黃侃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認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
無言自向天涯路。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認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
無言自向天涯路。
明代:
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芳春驟青驪,遨遊楚江濱。道旁若堂封,雲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清代:
屈大均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