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亭倡和長句
蒙亭倡和長句。宋代。張洵。 桂林山水冠衡湘,蒙亭正在漓水傍。清流洄洑眩波光,高崖古木爭蒼蒼。下有菱荷滿橫塘,面面風來面面香。新詩一詠酒一觴,爽氣渾如秋氣涼。酒闌巖下踞胡床,汲泉煮茗沉煙長。從容談笑聲瑯瑯,水光山色增輝芒。東山蘭亭各一方,風流兼追謝與王。回頭塵事皆茫茫,為計不若行樂良。恨我到此情難忘,遙指白云思故鄉。
[宋代]:張洵
桂林山水冠衡湘,蒙亭正在漓水傍。清流洄洑眩波光,高崖古木爭蒼蒼。
下有菱荷滿橫塘,面面風來面面香。
新詩一詠酒一觴,爽氣渾如秋氣涼。酒闌巖下踞胡床,汲泉煮茗沉煙長。
從容談笑聲瑯瑯,水光山色增輝芒。東山蘭亭各一方,風流兼追謝與王。
回頭塵事皆茫茫,為計不若行樂良。恨我到此情難忘,遙指白云思故鄉。
桂林山水冠衡湘,蒙亭正在漓水傍。清流洄洑眩波光,高崖古木爭蒼蒼。
下有菱荷滿橫塘,面面風來面面香。
新詩一詠酒一觴,爽氣渾如秋氣涼。酒闌巖下踞胡床,汲泉煮茗沉煙長。
從容談笑聲瑯瑯,水光山色增輝芒。東山蘭亭各一方,風流兼追謝與王。
回頭塵事皆茫茫,為計不若行樂良。恨我到此情難忘,遙指白雲思故鄉。
唐代·張洵的簡介
張洵,字仁仲,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徽宗宣和間官廣南西路提點刑獄。臨桂屏風山、冷水巖、棲霞洞有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八月題名。事見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二二○。
...〔
? 張洵的詩(9篇) 〕
宋代:
許及之
墮甑功名久任緣,形骸老丑孰蚩妍。了知白發關吾事,敢學烏髭趁少年。
人謂黃金容可作,君藏鴻寶乃能鉛。一皤正博妻孥笑,許惠良方試與傳。
墮甑功名久任緣,形骸老醜孰蚩妍。了知白發關吾事,敢學烏髭趁少年。
人謂黃金容可作,君藏鴻寶乃能鉛。一皤正博妻孥笑,許惠良方試與傳。
清代:
易順鼎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明代:
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
唐代:
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嶽,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
明代:
俞和
□□桃華,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記、主家陰洞,不多塵跡。
竹里棋枰憎鳥污,人間鶴語無人識。□古風、遲暮卻相逢,龐眉客。
□□桃華,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記、主家陰洞,不多塵跡。
竹裡棋枰憎鳥污,人間鶴語無人識。□古風、遲暮卻相逢,龐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