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祁樂歸河東
送祁樂歸河東。唐代。岑參。 祁樂后來秀,挺身出河東。往年詣驪山,獻賦溫泉宮。天子不召見,揮鞭遂從戎。前月還長安,囊中金已空。有時忽乘興,畫出江上峰。床頭蒼梧云,簾下天臺松。忽如高堂上,颯颯生清風。五月火云屯,氣燒天地紅。鳥且不敢飛,子行如轉蓬。少華與首陽,隔河勢爭雄。新月河上出,清光滿關中。置酒灞亭別,高歌披心胸。君到故山時,為謝五老翁。
[唐代]:岑參
祁樂后來秀,挺身出河東。往年詣驪山,獻賦溫泉宮。
天子不召見,揮鞭遂從戎。前月還長安,囊中金已空。
有時忽乘興,畫出江上峰。床頭蒼梧云,簾下天臺松。
忽如高堂上,颯颯生清風。五月火云屯,氣燒天地紅。
鳥且不敢飛,子行如轉蓬。少華與首陽,隔河勢爭雄。
新月河上出,清光滿關中。置酒灞亭別,高歌披心胸。
君到故山時,為謝五老翁。
祁樂後來秀,挺身出河東。往年詣驪山,獻賦溫泉宮。
天子不召見,揮鞭遂從戎。前月還長安,囊中金已空。
有時忽乘興,畫出江上峰。床頭蒼梧雲,簾下天臺松。
忽如高堂上,颯颯生清風。五月火雲屯,氣燒天地紅。
鳥且不敢飛,子行如轉蓬。少華與首陽,隔河勢爭雄。
新月河上出,清光滿關中。置酒灞亭別,高歌披心胸。
君到故山時,為謝五老翁。
唐代·岑參的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參的詩(374篇) 〕
宋代:
陸游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
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
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
孫承恩
物外乾坤別,樽前意興深。云山欣屬目,事業(yè)愧初心。
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陰。商歌二三子,逸響振云林。
物外乾坤別,樽前意興深。雲山欣屬目,事業(yè)愧初心。
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陰。商歌二三子,逸響振雲林。
明代:
王夫之
玉鱗遍覆軟條青,合殿金鋪盡日扃。唯有樓東人睡起,壚煙移遠水晶瓶。
玉鱗遍覆軟條青,合殿金鋪盡日扃。唯有樓東人睡起,壚煙移遠水晶瓶。
清代:
周翼椿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云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雲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
黃公輔
三十年來戴主恩,匡時無略濫薇垣。引年非是耽幽谷,揣分正宜返故園。
一紙陳情呈法座,九霄甘雨望王言。圣明倘肯憐疏拙,白發(fā)棲遲有阮村。
三十年來戴主恩,匡時無略濫薇垣。引年非是耽幽谷,揣分正宜返故園。
一紙陳情呈法座,九霄甘雨望王言。聖明倘肯憐疏拙,白發(fā)棲遲有阮村。
明代:
林光
篇詩曾記詠留侯,二十年來亦浪游。黃石老人今在否,北風吹我過邳州。
篇詩曾記詠留侯,二十年來亦浪遊。黃石老人今在否,北風吹我過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