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峨眉 其六
登峨眉 其六。清代。毛澄。 蓐食訪九老,直入地底天。秉燭暗有聲,策策霜葉燃。竹下見虎跡,苔上聞龍涎。白云漲幽谷,小語萬竅傳。老僧不識日,黑影坐一磚。瓊戶莫敢撞,或恐驚諸仙。陰河滄海通,何年撐鐵船。雞鳴化為石,洞口迷寒煙。
[清代]:毛澄
蓐食訪九老,直入地底天。秉燭暗有聲,策策霜葉燃。
竹下見虎跡,苔上聞龍涎。白云漲幽谷,小語萬竅傳。
老僧不識日,黑影坐一磚。瓊戶莫敢撞,或恐驚諸仙。
陰河滄海通,何年撐鐵船。雞鳴化為石,洞口迷寒煙。
蓐食訪九老,直入地底天。秉燭暗有聲,策策霜葉燃。
竹下見虎跡,苔上聞龍涎。白雲(yún)漲幽谷,小語萬竅傳。
老僧不識日,黑影坐一磚。瓊戶莫敢撞,或恐驚諸仙。
陰河滄海通,何年撐鐵船。雞鳴化為石,洞口迷寒煙。
唐代·毛澄的簡介
毛澄,字叔云,仁壽人。光緒庚辰進士,改庶吉士,授滕縣知縣。有《稚澥詩集》。
...〔
? 毛澄的詩(127篇) 〕
明代:
朱綝
船下韶瀧日欲晡,四山云起景模糊。沙鷗沖雨頻來去,汀樹迷煙半有無。
作客又驚三月暮,思家其柰一身孤。愁懷浩浩渾如醉,獨倚篷窗聽鷓鴣。
船下韶瀧日欲晡,四山雲(yún)起景模糊。沙鷗沖雨頻來去,汀樹迷煙半有無。
作客又驚三月暮,思家其柰一身孤。愁懷浩浩渾如醉,獨倚篷窗聽鷓鴣。
明代:
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清代:
王家樞
疊嶂南環(huán)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后,籬菊何存感慨中。
從古只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斗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
疊嶂南環(huán)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後,籬菊何存感慨中。
從古隻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鬥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
宋代:
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宋代:
釋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
釋妙聲
吳越山川一水分,總戎今屬李將軍。旌旗影動黿鼉窟,鼓角聲連虎豹群。
徼外遐荒來送款,幕中賓客總能文。想君禹穴題詩處,長向姑蘇望白云。
吳越山川一水分,總戎今屬李將軍。旌旗影動黿鼉窟,鼓角聲連虎豹群。
徼外遐荒來送款,幕中賓客總能文。想君禹穴題詩處,長向姑蘇望白雲(y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