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
詞語解釋
紙上談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⒈ ?比喻夸夸其談,不切實際。也比喻只是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英armchair strategy; engage in idle theorizing; fight only on paper;
引證解釋
⒈ ?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戰國 時 趙國 名將 趙奢 之子 趙括,少時學兵法,善于談兵,以為天下無敵。嘗與其父言兵事,父雖不能難倒他,但不以為然。后 趙括 代 廉頗 為將,在 長平 之戰中為 秦 將 白起 所敗, 趙 卒被坑者數十萬人。 趙國 名臣 藺相如 曾說“括 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后因謂空談理論不切實際為“紙上談兵”。亦作“紙上譚兵”。
引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三:“今日動笑紙上譚兵,不知紙上之功,即有深淺,有一二分之見,有六七分之見,有十分之見。”
老舍 《四世同堂》三四:“書生只喜歡紙上談兵,只說而不去實行。”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無時無刻不在談著發財的門徑的。但多半是紙上談兵的淡話,只圖口頭上快意,決不想到實行。”
國語辭典
紙上談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⒈ ?戰國時趙括,擅長談論兵法,不知變通,長平一役大敗,趙軍被坑 四十萬人的故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不合實際的空談、議論。
引《紅樓夢·第七六回》:「現有這樣詩仙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這些營務事情,如非親身閱歷,決不能言之中肯。」
近空言無補
最近近義詞查詢:
回去的近義詞(huí qù)
同族的近義詞(tóng zú)
換取的近義詞(huàn qǔ)
當然的近義詞(dāng rán)
衰落的近義詞(shuāi luò)
作戰的近義詞(zuò zhàn)
榮譽的近義詞(róng yù)
工夫的近義詞(gōng fu)
借口的近義詞(jiè kǒu)
預備的近義詞(yù bèi)
勉勵的近義詞(miǎn lì)
廢棄的近義詞(fèi qì)
反目的近義詞(fǎn mù)
謀取的近義詞(móu qǔ)
憤怒的近義詞(fèn nù)
抵觸的近義詞(dǐ chù)
務必的近義詞(wù bì)
公共的近義詞(gōng gòng)
風雨同舟的近義詞(fēng yǔ tóng zhōu)
宛如的近義詞(wǎn rú)
配置的近義詞(pèi zhì)
悄悄的近義詞(qiāo qiāo)
哀傷的近義詞(āi shāng)
個人主義的近義詞(gè rén zhǔ yì)
如何的近義詞(rú hé)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