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摸索的成語故事

拼音àn zhōng mō suǒ
基本解釋摸索:探索、尋求。①本指在黑暗中尋求。②指寫作時只是憑空虛構(gòu)。③比喻無人指教;完全靠自己探求門徑、鉆研事理。
出處唐 劉餗《隋唐嘉話》中卷:“許敬宗性輕傲,見人多忘之。或謂其不聰。曰:‘卿自難記,若遇何(何遜)、劉(劉孝綽)、沈(沈約)、謝(謝眺),暗中摸索著,亦可識之。’”
暗中摸索的典故
唐朝時期,文人許敬宗為人傲慢,新交的朋友經(jīng)人介紹后往往立刻忘記人家的姓名。有人說他記性太壞,他辯解說:“像你這種人,我當(dāng)然記不住,倘若遇到何遜、劉孝標(biāo)、沈約、謝朓他們,即使是暗中摸索,我也不難辨認(rèn)。”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暗中摸索)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及時應(yīng)令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回:“又忙著替孫子做了一套及時應(yīng)令的棉袍褂,預(yù)備開賀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
改過遷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犬馬戀主 | 三國·魏·曹植《上責(zé)躬應(yīng)詔詩表》:“踴躍之懷,瞻望反側(cè),不勝犬馬戀主之情。”南朝·宋·鮑照《從臨海王上荊初發(fā)新渚》詩:“狐涂懷窟志,犬馬戀主情。”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肝膽欲碎 | |
之 靡二 | 《宋史·忠義傳一》:“若敵王所愾,勇往無前,或銜命出疆,或授職守土,或寓官閑居,感激赴義,雖所處不同,論其捐軀徇節(jié),之 靡二,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 |
挖空心思 | 清 俞萬春《蕩寇志》:“今此賊挖空心思,用到如許密計,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 |
青云直上 | 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
千絲萬縷 | 宋 辛棄疾《蝶戀花》:“會少離多看兩鬢。萬縷千絲,何況新來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