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覃
〈名〉
(1) 姓
(2) 另見(jiàn)
基本詞義
◎ 覃
〈形〉
(1) 意味深長(zhǎng) [meaning;knowing]
覃,長(zhǎng)味也。——《說(shuō)文》。段玉裁注:“此與酉部醰,音同義近。”
(2) 長(zhǎng),悠長(zhǎng) [long]
葛之覃兮。——《詩(shī)·周南·葛覃》
(3) 又如:覃恩(深厚廣大的恩惠)
詞性變化
◎ 覃
〈動(dòng)〉
(1) 蔓延,延伸,延伸到 [spread on]
覃及鬼方。——《詩(shī)·大雅·蕩》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詩(shī)·王風(fēng)·葛覃》
(2) 又如:覃覃(延展的樣子)
(3) 廣施[恩惠] [widely bestow]。如:覃恩(廣布恩澤)
◎ 覃
〈副〉
(1) 深入地 [deeply]
研精覃思。——《書(shū)·孔安國(guó)序》
揚(yáng)雄覃思。——《漢書(shū)·敘傳上》
(2) 又如:覃思(深思,深入而周詳?shù)厮伎?
(3) 另見(jiàn)
康熙字典
覃【申集下】【襾部】 康熙筆畫(huà):12畫(huà),部外筆畫(huà):6畫(huà)
〔古文〕《唐韻》徒含切《集韻》《韻會(huì)》徒南切,
音潭。《廣韻》及也,延也。《詩(shī)·周南》葛之覃兮。
又《大雅》內(nèi)奰于中國(guó),覃及鬼方。
又深廣也。《晉書(shū)·夏侯湛傳》揚(yáng)雄覃思于太。
又地名。《書(shū)·禹貢》覃懷底績(jī)。《傳》覃懷,近河地名。
又黃覃子,曲名。《晉書(shū)·樂(lè)志》李延年造。
又姓。《通志·氏族略》本譚,或去言爲(wèi)覃。梁有東南寧州刺史覃無(wú)克。
又《集韻》余廉切,音鹽。利也。
又上聲,以冉切。與?同。《詩(shī)·小雅》以我覃耜,俶載南畝。
又式荏切,音審。義同。
又《正字通》入感韻,音倓。○按韻書(shū)無(wú)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