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同王徐宗梁四君子集靈濟宮 其一
十四夜同王徐宗梁四君子集靈濟宮 其一。明代。李攀龍。 愛此壺中約,人皆曼倩才。華燈懸日月,仙樹接蓬萊。青鳥銜詩去,金貂換酒回。明宵祠太乙,方士漢宮來。
[明代]:李攀龍
愛此壺中約,人皆曼倩才。華燈懸日月,仙樹接蓬萊。
青鳥銜詩去,金貂換酒回。明宵祠太乙,方士漢宮來。
愛此壺中約,人皆曼倩才。華燈懸日月,仙樹接蓬萊。
青鳥銜詩去,金貂換酒回。明宵祠太乙,方士漢宮來。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明代:
胡應麟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游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遊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宋代:
鄭洪
故園梅樹三年別,長憶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籬便蕭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揚州何遜足詩興,茅屋己公無俗情。畫圖忽見轉愁絕,遙想月華枝上生。
故園梅樹三年別,長憶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籬便蕭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揚州何遜足詩興,茅屋己公無俗情。畫圖忽見轉愁絕,遙想月華枝上生。
清代:
沈子玖
人生至性堅金石,忠孝心源磅礴積。謝家奕葉紹箕裘,篤厚流光綿世澤。
先生藝苑夙流芳,慶溢蘭陔喜氣長。方幸春暉綿愛日,斑衣舞綵晉霞觴。
人生至性堅金石,忠孝心源磅礴積。謝家奕葉紹箕裘,篤厚流光綿世澤。
先生藝苑夙流芳,慶溢蘭陔喜氣長。方幸春暉綿愛日,斑衣舞綵晉霞觴。
宋代:
黃裳
集英春又到,閒了萬年觴。曉鼓催攢殿,悲風助挽郎。
帝符歸有道,仙仗去無方。誰念頻回首,諸生淚兩行。
集英春又到,閒了萬年觴。曉鼓催攢殿,悲風助挽郎。
帝符歸有道,仙仗去無方。誰念頻回首,諸生淚兩行。
宋代:
王之道
竹外山前見嫩黃,水沉清漬雪肌香。
應嫌桃李風姿俗,故作尋常淡淡妝。
竹外山前見嫩黃,水沉清漬雪肌香。
應嫌桃李風姿俗,故作尋常淡淡妝。
明代:
黎邦琛
與子周旋久,幽棲借一枝。才名人共妒,貧賤爾偏知。
雞黍終言晤,鶯花自歲時。誰憐風月夜,相憶各分歧。
與子周旋久,幽棲借一枝。才名人共妒,貧賤爾偏知。
雞黍終言晤,鶯花自歲時。誰憐風月夜,相憶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