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立碑
秦中吟十首。立碑。唐代。白居易。 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銘勛悉太公,敘德皆仲尼。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為文彼何人,想見下筆時。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豈獨賢者嗤,仍傳后代疑。古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我聞望江縣,麹令撫煢嫠。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岐。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唐代]:白居易
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勛悉太公,敘德皆仲尼。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
為文彼何人,想見下筆時。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
豈獨賢者嗤,仍傳后代疑。古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
我聞望江縣,麹令撫煢嫠。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
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岐。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勳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勳悉太公,敘德皆仲尼。複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
為文彼何人,想見下筆時。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
豈獨賢者嗤,仍傳後代疑。古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
我聞望江縣,麹令撫煢嫠。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
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岐。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
宋代:
李正民
萬幕如云振鼓鼙,角聲嗚咽馬驚嘶。亞夫持重惟堅壁,應為桑榆太白低。
萬幕如雲(yún)振鼓鼙,角聲嗚咽馬驚嘶。亞夫持重惟堅壁,應為桑榆太白低。
宋代:
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
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jiān)書。
澤居僅足不求餘,曠快真同縱壑魚。
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jiān)書。
清代:
李宗渭
司勛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
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司勳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
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宋代:
吳芾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
玉軫誰家調(diào)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里,清壯還應過所聞。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
玉軫誰家調(diào)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裡,清壯還應過所聞。
清代:
屈大均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臺,煌煌巴水濱。
丈夫無貨財,為德將何因。觀時得權(quán)變,白圭誠智人。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臺,煌煌巴水濱。
丈夫無貨財,為德將何因。觀時得權(quán)變,白圭誠智人。
明代:
顧璘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xiāng)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嘆西東。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xiāng)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歎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