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渚席上送秦鳳山分體得柏梁
趙南渚席上送秦鳳山分體得柏梁。明代。邊貢。 我家東海君東吳,一日相逢游上都。官居并結城南衢,會面不問晨與晡。登山臨水時一呼,白馬青衫光照途。見者謂是游俠徒,豈知義氣卑王盧。中宵坐感頭白烏,朝辭闕庭暮江湖。云泥忽如鴻與鳧,夕陽下樹秋巘孤。回風策策鳴脩蘆,于嗟離心不可圖,何時歸來江上艫。
[明代]:邊貢
我家東海君東吳,一日相逢游上都。官居并結城南衢,會面不問晨與晡。
登山臨水時一呼,白馬青衫光照途。見者謂是游俠徒,豈知義氣卑王盧。
中宵坐感頭白烏,朝辭闕庭暮江湖。云泥忽如鴻與鳧,夕陽下樹秋巘孤。
回風策策鳴脩蘆,于嗟離心不可圖,何時歸來江上艫。
我家東海君東吳,一日相逢遊上都。官居并結城南衢,會面不問晨與晡。
登山臨水時一呼,白馬青衫光照途。見者謂是遊俠徒,豈知義氣卑王盧。
中宵坐感頭白烏,朝辭闕庭暮江湖。雲泥忽如鴻與鳧,夕陽下樹秋巘孤。
回風策策鳴脩蘆,于嗟離心不可圖,何時歸來江上艫。
唐代·邊貢的簡介
邊貢(1476 ~1532)字庭實,因家居華泉附近,自號華泉子,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進士,官至太常丞。邊貢以詩著稱于弘治、正德年間,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并稱“弘治四杰”。后來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稱為明代文學“前七子”。
...〔
? 邊貢的詩(940篇) 〕
唐代:
蘇颋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圣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
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游娛。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聖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
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遊娛。
明代:
羅洪先
金臺初獻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
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云對白蘋。
金臺初獻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
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雲對白蘋。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明代:
毛可珍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湧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明代:
韓殷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
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闆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
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