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詠十首呈巡使黃玉圃先生 其六
臺灣近詠十首呈巡使黃玉圃先生 其六。清代。藍(lán)鼎元。 累累何為者,西來偷渡人。鋃鐺雜貫索,一隊(duì)一酸辛。嗟汝為饑驅(qū),謂茲原隰畇。舟子任無咎,拮據(jù)買要津。寧知是偷渡,登岸禍及身。可恨在舟子,殛 不足云。汝道經(jīng)鷺島,稽察司馬門。司馬有印照,一紙為良民。汝愚乃至斯,我欲淚沾巾。哀哉此厲禁,犯者仍頻頻。奸徒畏盤詰,持照竟莫嗔。茲法果息奸,雖冤亦宜勤。如其或未必,寧施法外仁。
[清代]:藍(lán)鼎元
累累何為者,西來偷渡人。鋃鐺雜貫索,一隊(duì)一酸辛。
嗟汝為饑驅(qū),謂茲原隰畇。舟子任無咎,拮據(jù)買要津。
寧知是偷渡,登岸禍及身。可恨在舟子,殛 不足云。
汝道經(jīng)鷺島,稽察司馬門。司馬有印照,一紙為良民。
汝愚乃至斯,我欲淚沾巾。哀哉此厲禁,犯者仍頻頻。
奸徒畏盤詰,持照竟莫嗔。茲法果息奸,雖冤亦宜勤。
如其或未必,寧施法外仁。
累累何為者,西來偷渡人。鋃鐺雜貫索,一隊(duì)一酸辛。
嗟汝為饑驅(qū),謂茲原隰畇。舟子任無咎,拮據(jù)買要津。
甯知是偷渡,登岸禍及身。可恨在舟子,殛 不足雲(yún)。
汝道經(jīng)鷺島,稽察司馬門。司馬有印照,一紙為良民。
汝愚乃至斯,我欲淚沾巾。哀哉此厲禁,犯者仍頻頻。
奸徒畏盤詰,持照竟莫嗔。茲法果息奸,雖冤亦宜勤。
如其或未必,甯施法外仁。
唐代·藍(lán)鼎元的簡介
(1675或1680—1733)清福建漳浦人,字玉霖,一字云錦,號鹿洲。藍(lán)廷珍堂弟。讀書能文,熟悉閩浙沿海情形。朱一貴起事時(shí),從廷珍入臺,襄助辦理善后,主張墾辟臺灣土地,謂若“廢置空虛”,“即使內(nèi)亂不生,寇自外來,將有日本、荷蘭之患”。雍正初,被召入京,與修《一統(tǒng)志》。授廣東普寧知縣,被誣罷官。事明,授廣州知府,尋卒。有《鹿洲集》、《平臺紀(jì)略》等。
...〔
? 藍(lán)鼎元的詩(15篇) 〕
宋代:
釋善果
冰壺雪室坐禪時(shí),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云水客,忘機(jī)寂默是便宜。
冰壺雪室坐禪時(shí),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雲(yún)水客,忘機(jī)寂默是便宜。
宋代:
陳舜俞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云滿{革登},穿林寧恨露沾衣。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雲(yún)滿{革登},穿林甯恨露沾衣。
宋代:
陸游
空碧升團(tuán)月,江郊弄夕霏。
生涯今始是,年事古猶稀。
空碧升團(tuán)月,江郊弄夕霏。
生涯今始是,年事古猶稀。
明代:
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zèng),一枝聊為助清風(fēng)。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zèng),一枝聊為助清風(fēng)。
清代:
張善恒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里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fēng)雨滿霜林。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裡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fēng)雨滿霜林。
明代:
張孟兼
晚秋氣始肅,遠(yuǎn)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fēng)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
晚秋氣始肅,遠(yuǎn)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fēng)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