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誅筆伐
口誅筆伐 (口誅筆伐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kǒu zhū bǐ fá,口誅筆伐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kǒu zhū bǐ fá
怎么讀
注音ㄎㄡˇ ㄓㄨ ㄅ一ˇ ㄈㄚˊˊ
繁體口誅筆伐
出處明 汪廷訥《三祝記 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p>
例子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新文化的先驅者們對封建主義文化毫不留情地展開了口誅筆伐。
正音“伐”,不能讀作“dài”。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表示對壞人壞事的揭發與批評。
辨形“誅”,不能寫作“洙”;“伐”,不能寫作“代”。
近義詞大張撻伐
英語denounce by tongue and open
俄語казнить пером и словом
日語口頭であばき,文章で責める
德語etwas mündlich und schriftlich verurteilen
※ 成語口誅筆伐的拼音、口誅筆伐怎么讀由字典庫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口誅筆伐)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
紫陌紅塵 | 紫陌:京城的道路;紅塵:塵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塵土飛揚。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動刀槍。泛指內部相爭。操:拿;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F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藥石無效 | 藥石:藥和治病的石針。藥和石針都不見效。形容病情嚴重。 |
經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