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如土色
詞語(yǔ)解釋
面如土色[ miàn rú tǔ sè ]
⒈ ?臉色如泥土一樣。形容極端恐懼。亦形容病態(tài)。
引證解釋
⒈ ?臉色如泥土一樣。形容極端恐懼。亦形容病態(tài)。
引《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歸到壁前看 季布,面如土色結(jié)眉頻。”
《三國(guó)演義》第二一回:“﹝ 劉玄德 ﹞入府見(jiàn) 操。操 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 玄德 面如土色。”
魯迅 《朝花夕拾·阿長(zhǎng)與<山海經(jīng)>》:“煮飯的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后來(lái)一提起,還是立刻面如土色。”
亦作“面色如土”。 《西湖二集·吳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 面色如土,眾兵都面面廝覷,不敢則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一日,方燕飲,聞喧詈聲;釋杯凝聽(tīng),則婦 已 搴簾入矣。 石 大駭,面色如土。”
劉半農(nóng) 《學(xué)徒苦》詩(shī):“學(xué)徒淘米河邊,照見(jiàn)面色如土。”
國(guó)語(yǔ)辭典
面如土色[ miàn rú tǔ sè ]
⒈ ?臉色像泥土一樣。形容驚恐到了極點(diǎn)。也作「面如灰土」、「面色如土」。
引《紅樓夢(mèng)·第九三回》:「賈芹拾來(lái)一看,嚇得面如土色。」
《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shū)》:「李白重讀一遍,讀得聲韻鏗鏘,番使不敢則聲,面如土色,不免山呼拜舞辭朝。」
近面如 灰 面無(wú)人色
英語(yǔ)ashen-faced (idiom)?
德語(yǔ)aschfahl, kreidebleich (Adj, Sprichw)?
法語(yǔ)(expr. idiom.)? avoir le visage terre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