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
詞語解釋
法眼[ fǎ yǎn ]
⒈ ?佛教指能認識到事物真相的眼力,泛指敏銳深邃的眼力。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五眼”之一。謂菩薩為度脫眾生而照見一切法門之眼。
引《無量壽經》卷下:“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渡彼岸。”
慧遠 義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宋 蘇軾 《十八大阿羅漢贊·阿氏多尊》詩:“各研於心,得法眼正。”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佛肉眼見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
⒉ ?指敏銳、精深的眼力。
引明 屠隆 《綵毫記·預識汾陽》:“李先生 人天法眼,説此人奇偉必是不凡。”
《儒林外史》第四回:“我這老師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賞鑒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賀。”
魯迅 《吶喊·明天》:“王九媽,你有年紀,見的多,不如請你老法眼看一看。”
國語辭典
法眼[ fǎ yǎn ]
⒈ ?五眼之一。能分明的洞觀,一切因緣生起的諸現象。
引《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吾以清凈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于汝,汝當護持。」
⒉ ?尊稱他人的眼識正確。
引《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老兄具這樣的法眼,欽佩得很,將來倒要時常請教請教。」
英語discerning eye
最近近義詞查詢:
并用的近義詞(bìng yòng)
湊合的近義詞(còu hé)
書記的近義詞(shū jì)
懂得的近義詞(dǒng de)
清淡的近義詞(qīng dàn)
整頓的近義詞(zhěng dùn)
生機的近義詞(shēng jī)
資產的近義詞(zī chǎn)
使命的近義詞(shǐ mìng)
遜色的近義詞(xùn sè)
大小的近義詞(dà xiǎo)
憤怒的近義詞(fèn nù)
顯著的近義詞(xiǎn zhù)
平生的近義詞(píng shēng)
懲罰的近義詞(chéng fá)
打敗的近義詞(dǎ bài)
佛教的近義詞(fó jiào)
宣布的近義詞(xuān bù)
技巧的近義詞(jì qiǎo)
防止的近義詞(fáng zhǐ)
黑點的近義詞(hēi diǎn)
充盈的近義詞(chōng yíng)
場所的近義詞(chǎng suǒ)
特殊的近義詞(tè shū)
干燥的近義詞(gān zà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