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
詞語解釋
及第[ jí dì ]
⒈ ?指科舉考試考中,特指考中進士,明清兩代只用于殿試前三名。
例狀元及第。
英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引證解釋
⒈ ?科舉應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隋 唐 只用于考中進士, 明 清 殿試之一甲三名稱賜進士及第,亦省稱及第。
引唐 韓愈 《與祠部陸員外書》:“其后一二年,所與及第者,皆赫然有聲。”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學校貢舉·及第》:“漢 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謂之高第, 隋 唐 以來,進士諸科,遂有及第之目。”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下:“編修以 乾隆 壬辰第二人及第。”
國語辭典
及第[ jí dì ]
⒈ ?舊稱科舉中試為「及第」。
引《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凡秀才,試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為及第。」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師,一舉及第,官拜參知政事。」
近登第 登科 中式
反不第 落榜 落第
英語to 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法語passer un examen impérial
最近近義詞查詢:
增加的近義詞(zēng jiā)
按時的近義詞(àn shí)
溫柔的近義詞(wēn róu)
暗笑的近義詞(àn xiào)
河邊的近義詞(hé biān)
這樣的近義詞(zhè yàng)
分開的近義詞(fēn kāi)
自食其力的近義詞(zì shí qí lì)
發布的近義詞(fā bù)
無聲無息的近義詞(wú shēng wú xī)
不遺余力的近義詞(bù yí yú lì)
決計的近義詞(jué jì)
中央的近義詞(zhōng yāng)
寒衣的近義詞(hán yī)
今后的近義詞(jīn hòu)
不足的近義詞(bù zú)
魔術的近義詞(mó shù)
比及的近義詞(bǐ jí)
完全的近義詞(wán quán)
開花的近義詞(kāi huā)
平靜的近義詞(píng jìng)
約會的近義詞(yuē huì)
徹頭徹尾的近義詞(chè tóu chè wěi)
比方的近義詞(bǐ fāng)
竊取的近義詞(qiè qǔ)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