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
詞語解釋
拜謁[ bài yè ]
⒈ ?拜訪謁見。
英pay a formal visit;
⒉ ?參拜瞻仰(陵墓、碑碣等處)
例這幾天你們已經(jīng)看見有幾萬幾十萬勞動者來拜謁列寧同志的靈柩。——《悼列寧》
英pay homage;
引證解釋
⒈ ?拜見。
引《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 告歸,道逢丞相 申屠嘉,下車拜謁,丞相從車上謝 袁盎。”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熙陵獎拔郭贄》:“太宗 命召至, 郭 不敢隱,即前拜謁。”
《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
昆劇《墻頭馬上》第八場:“啟稟老爺,眾位門生老爺,前來拜謁座師。”
⒉ ?禮拜;瞻仰。
引《舊五代史·梁書·趙犨傳》:“又請為 太祖 立生祠於 陳州,朝夕拜謁。”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三忠祠》:“我來再拜謁,弔古情徬徨。”
冰心 《永遠(yuǎn)活在我們心中的周總理》:“總理問我:‘去過 延安 沒有?’我說:‘還沒有呢,我真想在我還能走動的時候,去拜謁一次。’”
國語辭典
拜謁[ bài yè ]
⒈ ?拜見。
引《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jì)》:「代王馳至渭橋,群臣拜謁稱臣。」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既如此,我就到府拜謁夫人,好將心事細(xì)說。」
最近近義詞查詢:
光明正大的近義詞(guāng míng zhèng dà)
千萬的近義詞(qiān wàn)
后來的近義詞(hòu lái)
隔斷的近義詞(gé duàn)
借口的近義詞(jiè kǒu)
充饑的近義詞(chōng jī)
容納的近義詞(róng nà)
親密的近義詞(qīn mì)
一貫的近義詞(yī guàn)
建設(shè)的近義詞(jiàn shè)
敗興的近義詞(bài xìng)
惡劣的近義詞(è liè)
并且的近義詞(bìng qiě)
信仰的近義詞(xìn yǎng)
盡頭的近義詞(jìn tóu)
意圖的近義詞(yì tú)
評論的近義詞(píng lùn)
盤算的近義詞(pán suàn)
查看的近義詞(chá kàn)
撮合山的近義詞(cuō hé shān)
支持的近義詞(zhī chí)
乘機(jī)的近義詞(chéng jī)
調(diào)撥的近義詞(tiáo bō)
形狀的近義詞(xíng zhuàng)
探索的近義詞(tàn suǒ)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