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幟
詞語解釋
標幟[ biāo zhì ]
⒈ ?記號,標志。
⒉ ?獨樹旗幟。
⒊ ?榜樣。
引證解釋
⒈ ?記號,標志。
引《唐律·廄庫律·畜產觝蹹嚙人》:“諸畜產及噬犬,有觝蹹嚙人,而標幟羈絆不如法,若狂犬不 者,笞四十。”
《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下》:“大梁 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個標幟,候今冬農隙之時,興工板筑?!?br />巴金 《堅強戰士》:“板門店 上空的銀色光柱也明亮地在西邊現出。那是停戰談判會場區的標幟。”
⒉ ?獨樹旗幟。
引明 李贄 《德業儒臣前論》:“彼謂 軻 之 不得其傳者,真大謬也。惟此言出,而后 宋 人直以 濂、洛、關、閩 接 孟氏 之傳,謂為知言云……好自尊大標幟,而不知其詬誣,亦太甚矣?!?/span>
⒊ ?榜樣。
引清 方以智 《東西均·名教》:“不過因導節制,以楔出楔,多方以誤之,分途以迷之,使天下少作它惡焉斯已。自技藝之專家,以至道德之標幟,皆誤人、迷人之方也?!?/span>
國語辭典
標幟[ biāo zhì ]
⒈ ?用以識別的旗幟或記號。也作「摽幟」。
引《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個標幟,候今冬農隙之時,興工板筑。」
近標記 標志 標識 記號
最近近義詞查詢:
防范的近義詞(fáng fàn)
游玩的近義詞(yóu wán)
用具的近義詞(yòng jù)
可以的近義詞(kě yǐ)
協力的近義詞(xié lì)
平日的近義詞(píng rì)
逃之夭夭的近義詞(táo zhī yāo yāo)
后來的近義詞(hòu lái)
故里的近義詞(gù lǐ)
傳統的近義詞(chuán tǒng)
執掌的近義詞(zhí zhǎng)
知法犯法的近義詞(zhī fǎ fàn fǎ)
阻塞的近義詞(zǔ sè)
產業的近義詞(chǎn yè)
憤怒的近義詞(fèn nù)
顯著的近義詞(xiǎn zhù)
這樣的近義詞(zhè yàng)
隱秘的近義詞(yǐn mì)
家園的近義詞(jiā yuán)
優雅的近義詞(yōu yǎ)
伐木的近義詞(fá mù)
娘舅的近義詞(niáng jiù)
遭遇的近義詞(zāo yù)
惡人的近義詞(è rén)
東洋的近義詞(dōng yá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