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如流
詞語解釋
從善如流[ cóng shàn rú liú ]
⒈ ?形容能迅速而順暢地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也作“從諫如流”
例楚師之還也,晉侵沈,獲沈子揖,初從知、范、韓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左傳·成公八年》
英readily accept good advice;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從善若流”。聽從正確的意見如水之從高處流下那樣地迅速和順當(dāng)。
引《左傳·成公八年》:“楚 師之還也, 晉 侵 沉,獲 沉子 揖初,從 知、范、韓 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杜預(yù) 注:“欒書 從 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 之言,不與 楚 戰(zhàn),自是常從其謀,師出有功,故《傳》善之。如流,喻速。”
《新唐書·張玄素傳》:“從善若流,尚恐不逮,飾非拒諫,禍可既乎?”
明 方孝孺 《答林子山》:“今天下俗異於古,朋友之義,惟以過相諛譽為知愛,謬為恭敬為盡禮,切磨箴規(guī)之益蔑然不聞,或少施之又飾詞而曲拒,無古人從善如流之風(fēng)。”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日記》:“他也立刻懂得,將五分錢讓去,真是‘從善如流’,有正人君子的風(fēng)度。”
國語辭典
從善如流[ cóng shàn rú liú ]
⒈ ?比喻樂于接受善意的勸導(dǎo)。也作「從善若流」。
引《左傳·成公八年》:「從善如流,宜哉!」
《晉書·卷六二·祖逖傳》:「且好學(xué)不倦,從善如流。」
近從諫如流
反剛愎自用 固執(zhí)己見 怙惡不悛 遂非愎諫
最近近義詞查詢:
沖擊的近義詞(chōng jī)
力求的近義詞(lì qiú)
切斷的近義詞(qiē duàn)
異常的近義詞(yì cháng)
千萬的近義詞(qiān wàn)
路程的近義詞(lù chéng)
鶉衣百結(jié)的近義詞(chún yī bǎi jié)
矚目的近義詞(zhǔ mù)
當(dāng)時的近義詞(dàng shí)
微乎其微的近義詞(wēi hū qí wēi)
作為的近義詞(zuò wéi)
眉飛色舞的近義詞(méi fēi sè wǔ)
溶化的近義詞(róng huà)
敗興的近義詞(bài xìng)
分配的近義詞(fēn pèi)
打劫的近義詞(dǎ jié)
解除的近義詞(jiě chú)
慢吞吞的近義詞(màn tūn tūn)
認為的近義詞(rèn wéi)
造作的近義詞(zào zuò)
震蕩的近義詞(zhèn dàng)
下手的近義詞(xià shǒu)
精華的近義詞(jīng huá)
勢力的近義詞(shì lì)
中午的近義詞(zhōng wǔ)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