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歸山
詞語解釋
放虎歸山[ fàng hǔ guī shān ]
⒈ ?比喻放走敵人,自留禍根。
例倘他逃走了去,豈不是放虎歸山?——清·錢彩《說岳全傳》
英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 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引證解釋
⒈ ?比喻放走敵人,貽患無窮。
引語本《三國志·蜀志·劉巴傳》“俄而 先主 定 益州,巴 辭謝罪負(fù), 先主 不責(zé)”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零陵先賢傳》:“璋 遣 法正 迎 劉備,巴 諫曰:‘ 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nèi)也。’既入, 巴 復(fù)諫曰:‘若使 備 討 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 璋 不聽。”
《說岳全傳》第三一回:“倘他逃走了去,豈不是放虎歸山?”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十九:“這叫做放虎歸山,給 元茂屯 留下個(gè)禍根。”
國語辭典
放虎歸山[ fàng hǔ guī shān ]
⒈ ?比喻放走敵人,后患無窮。也作「縱虎歸山」。
引《精忠岳傳·第三一回》:「倘他逃走去了,豈不是放虎歸山?」
近養(yǎng)虎遺患
反 草除根 除惡務(wù)盡
最近近義詞查詢:
緩緩的近義詞(huǎn huǎn)
拋棄的近義詞(pāo qì)
深秋的近義詞(shēn qiū)
修正的近義詞(xiū zhèng)
呈現(xiàn)的近義詞(chéng xiàn)
終身的近義詞(zhōng shēn)
與眾不同的近義詞(yǔ zhòng bù tóng)
復(fù)興的近義詞(fù xīng)
目生的近義詞(mù shēng)
柔軟的近義詞(róu ruǎn)
奪目的近義詞(duó mù)
資產(chǎn)的近義詞(zī chǎn)
正當(dāng)?shù)慕x詞(zhèng dāng)
太平的近義詞(tài píng)
花草的近義詞(huā cǎo)
連年的近義詞(lián nián)
教師的近義詞(jiào shī)
擴(kuò)大的近義詞(kuò dà)
有心的近義詞(yǒu xīn)
戰(zhàn)略的近義詞(zhàn lüè)
不應(yīng)的近義詞(bù yīng)
收藏的近義詞(shōu cáng)
發(fā)達(dá)的近義詞(fā dá)
考察的近義詞(kǎo chá)
鬼鬼祟祟的近義詞(guǐ guǐ suì su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