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頓
詞語解釋
委頓[ wěi dùn ]
⒈ ?疲乏;憔悴。
例勢不支久,必自委頓。——《新唐書·韓愈傳》
委頓床枕。
英tired; weary; exhausted;
引證解釋
⒈ ?頹喪;疲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潘岳 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 洛陽 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引左太沖 絶丑,亦復效 岳 遨游,於是羣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譬如有人,雖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躍,初雖可畏,其勢不久必自委頓。”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長途不覺委頓,所以不曾便來晉謁。”
《明史·李橒傳》:“橒 奮臂一呼,士卒雖委頓,皆強起斫賊,賊皆顛踣 城下。”
清 林則徐 《滇軺紀程》:“行,凌晨雨甚,道泥濘,輿人皆委頓。”
⒉ ?衰弱;病困。
引《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車駕親率羣司,躬行古禮焉”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載太尉 華歆 表:“臣老病委頓,無益視聽。”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超(弦超 )憂感積日,殆至委頓。”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臺妓嚴蘂》:“一再受杖,委頓幾 。”
清 鈕琇 《觚賸·產卵》:“番禺縣 市穚村 民家女 謝氏 ……及分娩之期,腹痛經旬,委頓欲絶。”
國語辭典
委頓[ wěi dùn ]
⒈ ?疲困、廢壞。
引《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山野鄙性,不習車馬之勞,兼之蒲柳之姿,望秋先零,長途不覺委頓。」
《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生平未歷風霜,委頓不堪,因暫休旅舍。」
近疲勞 委靡
最近近義詞查詢:
防范的近義詞(fáng fàn)
理所當然的近義詞(lǐ suǒ dāng rán)
全球的近義詞(quán qiú)
可以的近義詞(kě yǐ)
迂回的近義詞(yū huí)
忠肝義膽的近義詞(zhōng gān yì dǎn)
念頭的近義詞(niàn tou)
分別的近義詞(fēn bié)
槍斃的近義詞(qiāng bì)
領導的近義詞(lǐng dǎo)
民俗的近義詞(mín sú)
顯著的近義詞(xiǎn zhù)
接近的近義詞(jiē jìn)
考試的近義詞(kǎo shì)
再現的近義詞(zài xiàn)
組合的近義詞(zǔ hé)
發布的近義詞(fā bù)
昌盛的近義詞(chāng shèng)
目標的近義詞(mù biāo)
庶民的近義詞(shù mín)
坐食的近義詞(zuò shí)
黑點的近義詞(hēi diǎn)
航海的近義詞(háng hǎi)
本來的近義詞(běn lái)
聯合的近義詞(lián hé)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