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責(zé)
詞語解釋
貶責(zé)[ biǎn zé ]
⒈ ?貶毀責(zé)備。
英depreciate; censure;
引證解釋
⒈ ?批評,指責(zé)。
引《孟子·滕文公下》“孔子 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漢 趙岐 注:“言亂臣賊子懼《春秋》之貶責(zé)也。”
唐 元稹 《彈奏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fàn)睢罚骸捌浔九泄偌八艽淌罚云蛑丶淤H責(zé),以絶姦欺。”
《秦併六國平話》卷上:“有惡事的貶責(zé)它,使人知怕;有善事底褒奬它,使人知勸。”
郭沫若 《天地玄黃·新繆司九神禮贊》:“確實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他是不屑于自我宣傳,但也無須乎自我貶責(zé)的。”
⒉ ?貶謫責(zé)罰。
引唐 李翱 《論事上宰相書》:“柳泌 為刺史,疏而不止; 韓潮州 直諫貶責(zé),諍而不得。”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二:“熙寧 以前,臺官例少貶責(zé),間有補(bǔ)外者,多是平出,未幾復(fù)召還。”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六》:“雖擢科第,亦以素譏議 賈,中遭貶責(zé),仕宦蹉跎。”
國語辭典
貶責(zé)[ biǎn zé ]
⒈ ?指出錯誤加以批評、責(zé)備,并給予不好的評價。
例如:「他辦事不力,因而遭到上司的貶責(zé)。」
近貶罰 貶斥 批評 指責(zé) 責(zé)備
反稱許
最近近義詞查詢:
光臨的近義詞(guāng lín)
適宜的近義詞(shì yí)
時辰的近義詞(shí chén)
再現(xiàn)的近義詞(zài xiàn)
平生的近義詞(píng shēng)
通同的近義詞(tōng tóng)
惡人的近義詞(è rén)
廉價的近義詞(lián jià)
調(diào)動的近義詞(diào dòng)
扮演的近義詞(bàn yǎn)
撮合山的近義詞(cuō hé shān)
孑遺的近義詞(jié yí)
應(yīng)急的近義詞(yìng jí)
后代的近義詞(hòu dài)
描述的近義詞(miáo shù)
吃緊的近義詞(chī jǐn)
空白的近義詞(kòng bái)
隨手的近義詞(suí shǒu)
獨特的近義詞(dú tè)
動搖的近義詞(dòng yáo)
刷新的近義詞(shuā xīn)
比較的近義詞(bǐ jiào)
盛大的近義詞(shèng dà)
文質(zhì)彬彬的近義詞(wén zhì bīn bīn)
可是的近義詞(kě sh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