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
詞語解釋
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
⒈ ?心、德:都指思想認識。思想認識一致、行動一致。
英be of one mind;
引證解釋
⒈ ?謂思想行動完全一致。
引《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非貔非虎之封、同心同德之勞;校彼功庸,曾何髣髴!”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八:“朕觀在昔,君臣惟同心同德,故知天下之務,享無疆之休。”
郭沫若 《歸國雜吟》之二:“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
亦作“同德同心”。 太平天囯 劉盛培 《建天京于金陵論》:“同德同心,千百國歸真恐后。”
清 洪楝園 《警黃鐘》第十出:“普勸國人,勿分爾我,同德同心,自成團體。”
國語辭典
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
⒈ ?同一心意,同一信念。指思想、行動一致。也作「同德同心」。
引《書經·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金史·卷二·太祖本紀》:「朕得天下,皆我君臣同心同德以成大功。」
近同心合力
反離心離德 各懷鬼胎 各行其是
英語of one mind (idiom)?
德語einmütig (Adv)?
最近近義詞查詢:
角落的近義詞(jiǎo luò)
榮譽的近義詞(róng yù)
貨色的近義詞(huò sè)
干癟的近義詞(gān biě)
彼此的近義詞(bǐ cǐ)
難得的近義詞(nán dé)
永遠的近義詞(yǒng yuǎn)
樂土的近義詞(lè tǔ)
合力的近義詞(hé lì)
外衣的近義詞(wài yī)
失敗的近義詞(shī bài)
平整的近義詞(píng zhěng)
明亮的近義詞(míng liàng)
附近的近義詞(fù jìn)
土地的近義詞(tǔ dì)
小心翼翼的近義詞(xiǎo xīn yì yì)
配置的近義詞(pèi zhì)
出現的近義詞(chū xiàn)
昏暗的近義詞(hūn àn)
源源不斷的近義詞(yuán yuán bù duàn)
草稿的近義詞(cǎo gǎo)
做聲的近義詞(zuò shēng)
地方的近義詞(dì fāng)
土著的近義詞(tǔ zhù)
落草為寇的近義詞(luò cǎo wéi kòu)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