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例
詞語解釋
常例[ cháng lì ]
⒈ ?常規;慣例。
⒉ ?“常例錢”的略稱。
引證解釋
⒈ ?常規;慣例。
引《晉書·賈充傳》:“至於 周 之 公旦,漢 之 蕭何,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蓋尊顯勛庸,不同常例。”
《北齊書·樊遜傳》:“才高不依常例。”
《水滸傳》第三八回:“往常時,但是發來的配軍,常例送銀五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肅案》:“惟以國計民生為念,豈能拘守常例。”
⒉ ?“常例錢”的略稱。參見“常例錢”。
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若或洩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詐害民財。”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舊規但是老爹們來,只在省城住下,寫個諭帖,知會我們開本花名冊來,秀才廩銀中,扣出一個常例,一同送到。”
《說岳全傳》第七回:“他們可有常例送來么?”
國語辭典
常例[ cháng lì ]
⒈ ?常規、慣例。
引《北齊書·卷四五·文苑傳·樊遜傳》:「愔曰:『才高不依常例。』特奏用之。」
《水滸傳·第三八回》:「往常時,但是發來的配軍,常例送銀五兩。」
近老例 慣例
反破例
⒉ ?按慣例收取的小費。
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若或泄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詐害民財。」
《精忠岳傳·第七回》:「那中軍因不曾送得常例與他,叫我們過了三日再去。」
最近近義詞查詢:
熱心的近義詞(rè xīn)
衛士的近義詞(wèi shì)
新聞的近義詞(xīn wén)
漫步的近義詞(màn bù)
安排的近義詞(ān pái)
生機的近義詞(shēng jī)
趕上的近義詞(gǎn shàng)
眉飛色舞的近義詞(méi fēi sè wǔ)
尋找的近義詞(xún zhǎo)
參加的近義詞(cān jiā)
體裁的近義詞(tǐ cái)
要是的近義詞(yào shì)
城市的近義詞(chéng shì)
盤算的近義詞(pán suàn)
人力車的近義詞(rén lì chē)
昏暗的近義詞(hūn àn)
一視同仁的近義詞(yī shì tóng rén)
維修的近義詞(wéi xiū)
因而的近義詞(yīn ér)
全國的近義詞(quán guó)
答應的近義詞(dā yìng)
離開的近義詞(lí kāi)
夢想的近義詞(mèng xiǎng)
光顧的近義詞(guāng gù)
木排的近義詞(mù pái)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