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詞語解釋
緒論[ xù lùn ]
⒈ ?書藉或論文開頭說明主旨和內(nèi)容的部分。
英introduction; foreward; preface;
引證解釋
⒈ ?言論。
引宋 陳亮 《與韓無咎尚書書》:“后生小子不獲聞前輩緒論,皆以為天下安有定法,各出意見,自立尺度,惟平者可合律,奇者為出倫耳?!?br />明 李贄 《何心隱論》:“然余未嘗親覩其儀容,面聽其緒論,而窺所學之詳,而遽以為過,抑亦未可?!?br />《明史·孫慎行傳》:“幼習聞外祖 唐順之 緒論,即嗜學。”
清 王晫 《今世說·文學》:“諸公子環(huán)坐,聽其緒論。”
⒉ ?指學術(shù)論著的開頭部分,一般說明全書的大旨和內(nèi)容等。
引明 沉德符 《野獲編·戶部·西北水田》:“今上乙亥, 徐孺東 新入省垣,首申其説,蓋即所著《潞水客談》緒論也。”
瞿秋白 《海上述林·別林斯基的百年紀念》:“別林斯基 論 普希金 的許多文章的前面,還有一篇很長的關(guān)于歷史的緒論,是說明從 狄爾若文 到 普希金 的 俄國 文學史的?!?/span>
國語辭典
緒論[ xù lùn ]
⒈ ?書籍或論文的導言文字。也作「導言」、「緒言」。
近緒言
最近近義詞查詢:
教授的近義詞(jiào shòu)
減弱的近義詞(jiǎn ruò)
幼稚的近義詞(yòu zhì)
隔斷的近義詞(gé duàn)
清理的近義詞(qīng lǐ)
采購的近義詞(cǎi gòu)
文化的近義詞(wén huà)
逐步的近義詞(zhú bù)
平空的近義詞(píng kōng)
正統(tǒng)的近義詞(zhèng tǒng)
明確的近義詞(míng què)
特意的近義詞(tè yì)
哀傷的近義詞(āi shāng)
扮演的近義詞(bàn yǎn)
聲名的近義詞(shēng míng)
充盈的近義詞(chōng yíng)
鄉(xiāng)里的近義詞(xiāng lǐ)
干燥的近義詞(gān zào)
奧秘的近義詞(ào mì)
體制的近義詞(tǐ zhì)
管制的近義詞(guǎn zhì)
立即的近義詞(lì jí)
比較的近義詞(bǐ jiào)
內(nèi)地的近義詞(nèi dì)
看法的近義詞(kàn fǎ)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guān)成語
- kě yào可要
- èr bān二班
- sè mó色魔
- guāng huán光環(huán)
- qīng nián jié青年節(jié)
- bàn bǎi半百
- guī guī jǔ jǔ規(guī)規(guī)矩矩
- xuán jí玄及
- shì chá視察
- jiē hé接合
- hé zòu合奏
- lián tóng連同
- liù sè qián六色錢
- yào shuǐ藥水
- bì bù kě shǎo必不可少
- bì xū必需
- lù duàn路段
- xīn jī心機
- shén huà神話
- zhì jǐn質(zhì)謹
- guì xiāng piāo桂香飄
- bái yī dào白衣道
- mín xiàn民獻
-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見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