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
詞語解釋
折腰[ zhé yāo ]
⒈ ?彎腰行禮,現引申作“傾倒”意。
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珴蓶|《沁園春·雪》
英bow;
⒉ ?屈身事人。
例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梁·蕭統《文選·陶淵明傳》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英debase oneself;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折要”。
⒉ ?彎曲的腰。
引漢 劉向 《列女傳·鍾離春》:“其為人極丑無雙。臼頭、深目、長指……折腰、出胸,皮膚若漆。”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南本則聾瞽、喑啞、馱背、折腰諸惡狀,無一不備於身矣?!?/span>
⒊ ?謂彎著腰。
引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折腰而趨,流汗喘乏?!?/span>
⒋ ?彎腰行禮。
引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二:“墅西 飛龍山 神, 庭湊 往祭之。將及祠百步,有人具冠冕,折腰於 庭湊 ;及入廟,神乃側坐?!?br />明 宋濂 《虎跑泉銘》:“拔劍刺山,水為之涌;折腰拜井,泉乃仰流?!?br />清 陳鳣 《對策·拜禮》:“介者不拜,故以肅為禮,以其不可折要也。”
⒌ ?借指鞠躬禮。
引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泰西各國使臣咸請覲見,先自言用西禮折腰者三,不習 中國 拜跪?!?/span>
⒍ ?后以“折腰”為屈身事人之典。
引《晉書·隱逸傳·陶潛》:“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耶!”
唐 李白 《經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華髮長折腰,將貽 陶公 誚?!?br />宋 賀鑄 《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詩:“伊人 濮陽 秀,方厭折腰辱。”
清 方文 《彭澤懷古》詩:“折腰非所愿,解組亦何難?!?br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四章:“為了我們的事業,就是一升米需要折腰,他也可以折了。”
⒎ ?崇敬,傾倒。
引毛澤東 《沁園春·雪》詞:“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⒏ ?古百戲節目之一。
引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百戲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盌注、踢瓶、筋斗、擎戴之類。”
⒐ ?舞貌。
引南朝 梁簡文帝 《小垂手》詩:“折腰應兩笛,頓足轉雙巾?!?br />《云笈七籤》卷一〇六:“王華 作唱, 西妃 折腰。”
明 梅鼎祚 《玉合記·義垢》:“柳姬,我不見你舞了,好一折腰,試他垂手。”
⒑ ?指格律詩中的失黏格。
引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絶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br />郭紹虞 注:“案八句折腰當亦指失黏之格?!?br />清 馮班 《鈍吟雜錄·嚴氏糾繆》:“折腰者,如絶句平仄平仄或仄平仄平,不用黏者是也?!?/span>
⒒ ?見“折腰步”。
國語辭典
折腰[ zhé yāo ]
⒈ ?彎腰行禮。。也作「折要」。
例如:「折腰拜謝」
近低頭
⒉ ?彎腰下拜。比喻屈辱自己、奉承他人。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也作「折要」。
引《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span>
英語to bend at the waist, to bow, (fig.)? to bow to, to submit
相關成語
- zì bào zì qì自暴自棄
- dàn rì rì xī旦日日夕
- chéng jì成績
- huáng tǔ dì黃土地
- yǐn yǐn隱隱
- zūn jié遵節
- sī xiǎng tǐ xì思想體系
- jìn gōng進攻
- hǔ shì dān dān虎視眈眈
- wán mìng玩命
- fāng zhì方志
- bái fà cāng cāng白發蒼蒼
- cái kuài財會
- yā lì壓力
- qū gàn軀干
- zhàn chē戰車
- chán dù讒妒
- rén zhì yì jìn仁至義盡
- zhù qiáng筑墻
- jīng lǐ經理
- huà yì化易
- zhěng hé整合
- jìn tǐ shī近體詩
- sǐ wáng 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