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正
詞語解釋
匡正[ kuāng zhèng ]
⒈ ?糾正;改正。
例匡正綱紀。——《后漢書·何敞傳》
英correct; rectify;
⒉ ?扶正;輔佐。
例匡正王室。——《左傳·哀公十六年》
英assist;
引證解釋
⒈ ?扶正;糾正。
引《左傳·哀公十六年》:“王孫若安靖 楚國,匡正王室,而后庇焉, 啟 之愿也,敢不聽從?”
唐 吳兢 《貞觀政要·求諫》:“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敗,豈可得乎?”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文正》:“時撫軍為 黃檢 文襄公 之孫也,少年紈袴,貪黷驕奢,公時匡正之。”
祖慰 節流 《線》:“人民的政法人員不是文過飾非的政客,他們心地光明,在匡正糾誤時喟然嘆曰:‘這是歷史的嘲弄,今天看來法官坐錯了位置,應該和 李鄭生 同志調換一下才是!’”
國語辭典
匡正[ kuāng zhèng ]
⒈ ?糾正、矯正。
引《左傳·哀公十六年》:「王孫若安靖楚國,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啟之愿也,敢不聽從?」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于是東方枚皋,?糟啜醨,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故其自稱為賦,迺亦徘也;見視如倡,亦有悔矣。」
近指正
英語to correct, to amend, to redress (evils)?
最近近義詞查詢:
光榮的近義詞(guāng róng)
我們的近義詞(wǒ mén)
檢驗的近義詞(jiǎn yàn)
用具的近義詞(yòng jù)
身段的近義詞(shēn duàn)
如果的近義詞(rú guǒ)
趨勢的近義詞(qū shì)
平鋪的近義詞(píng pù)
打破的近義詞(dǎ pò)
承諾的近義詞(chéng nuò)
煤油的近義詞(méi yóu)
巡回的近義詞(xún huí)
并且的近義詞(bìng qiě)
商場的近義詞(shāng chǎng)
民風的近義詞(mín fēng)
黑幕的近義詞(hēi mù)
冷光的近義詞(lěng guāng)
素質的近義詞(sù zhì)
辦法的近義詞(bàn fǎ)
精華的近義詞(jīng huá)
目標的近義詞(mù biāo)
好處的近義詞(hǎo chù)
應急的近義詞(yìng jí)
完畢的近義詞(wán bì)
噴香的近義詞(pèn xiā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