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梁宗室下
安成康王秀 南平元襄王偉 鄱陽忠烈王恢 始興忠武王憺
長沙王懿平崔慧景后,爲尚書令,居端右。衡陽王暢爲衛 尉,掌管鑰。東昏日夕逸游,衆頗勸懿廢之,懿弗聽。東昏左 右惡懿勛高,又慮廢立,并間懿。懿亦危之,自是諸親咸爲之 備。及難作,臨川王宏以下諸弟侄俱隱人間,罕有發泄,唯桂 陽王融及禍。武帝兵至新林,秀及諸親并自拔赴軍。建康平, 爲南徐州刺史。天監元年,封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亂后, 累被兵革,人戶流散,秀招懷撫納,惠愛大行。仍屬饑年,以 私財贍百姓,所濟甚多。
六年,爲江州刺史。將發,主者求堅船以爲齋舫。秀曰: “吾豈愛財而不愛士。”乃教以牢者給參佐,下者載齋物。既 而遭風,齋舫遂破。及至州,聞前刺史取征士陶潛曾孫爲里司, 嘆曰:“陶潛之德,豈可不及后胤。”即日辟爲西曹。時夏水 泛長,津梁斷絕,外司請依舊僦度,收其價。秀教曰:“刺史 不德,水潦爲患,可利之乎。”給船而已。
七年,遭慈母陳太妃憂,詔起視事。尋遷荊州刺史,加都 督。立學校,招隱逸。辟處士河東韓懷明、南平韓望、南郡庾 承先、河東郭麻等。是歲,魏縣瓠城人反, 豫州刺史司馬悅, 引司州刺史馬仙琕,仙琕簽荊州求應赴。衆咸謂宜待臺報。秀 曰:“彼待我爲援,援之宜速,待敕非應急也。”即遣兵赴之。 及沮水暴長,頗敗人田,秀以谷二萬斛贍之。使長史蕭琛簡州 貧老單丁吏,一日散遣百余人,百姓甚悅。荊州嘗苦旱,咸欲 徙市開渠,秀乃責躬,親祈楚望。俄而甘雨即降,遂獲有年。 又武甯太守爲弟所 ,乃僞云土反,秀照其奸慝,望風首款, 咸謂之神。于荊州起天居寺,以武帝游梁館也。及去任,行次 大雷,風波暴起,船艫淪溺,秀所問唯恐傷人。
十三年,爲郢州刺史,加都督。郢州地居沖要,賦斂殷煩, 人力不堪,至以婦人供作。秀務存約己,省去游費,百姓安堵, 境內晏然。夏口常爲戰地,多暴露骸骨,秀于黃鶴樓下祭而埋 之。一夜夢數百人拜謝而去。每冬月,常作襦褲以賜凍者。時 司州叛蠻田魯生、魯賢、超秀據蒙籠來降,武帝以魯生爲北司 州刺史,魯賢北豫州刺史,超秀定州刺史,爲北境捍蔽。而魯 生、超秀互相讒毀,有去就心。秀撫喻懷納,各得其用,當時 賴之。
遷雍州刺史,在路薨。武帝聞之,甚痛悼焉。遣南康王績 緣道迎候。初,秀之西也,郢州人相送出境,聞其疾,百姓商 賈咸爲請命。及薨,四州人裂裳爲白帽哀哭以迎送之。雍州蠻 迎秀,聞薨,祭哭而去。喪至都,贈司空,諡曰康。
秀美容儀,每在朝,百僚屬目。性仁恕,喜慍不形于色。 左右嘗以石擲 所養鵠,齋帥請按其罪。秀曰:“吾豈以鳥傷 人。”在都旦臨公事,廚人進食,誤覆之,去而登車,竟朝不 飯,亦弗之誚也。時諸王并下士,建安、安成二王尤好人物, 世以二安重士,方之“四豪”。
秀精意學術,搜集經記,招學士平原劉孝標使撰類苑,書 未及畢,而已行于世。秀于武帝布衣昆弟,及爲君臣,小心畏 敬,過于疏賤者,帝益以此賢之。少偏孤,于始興王憺尤篤。 憺久爲荊州刺史,常以所得奉中分秀,秀稱心受之,不辭多也。 昆弟之睦,時議歸之。佐史夏侯亶等表立墓碑志,詔許焉。當 世高才游王門者,東海王僧孺、吳郡陸倕、彭城劉孝綽、河東 裴子野,各制其文,欲擇用之,而咸稱實錄,遂四碑并建。世 子機嗣。
機字智通,位湘州刺史,薨于州。機美姿容,善吐納,家 既多書,博學強記。然而好弄尚力,遠士子,邇小人。爲州專 意聚斂,無政績,頻被案劾。將葬,有司請諡,詔曰:“王好 內怠政,宜諡曰煬。”所著詩賦數千言。元帝集而序之。子操 嗣。
機弟推字智進,少清敏,好屬文,深爲簡文所親賞。普通 六年,以王子封南浦侯,歷淮南、晉陵、吳郡太守。所臨必赤 地大旱,吳人號“旱母”焉。侯景之亂,守東府,城陷,推握 節 之。
南平元襄王偉字文達,文帝第八子也。幼清警好學,仕齊 爲晉安王驃騎外兵參軍。武帝爲雍州,慮天下將亂,求迎偉及 始興王憺。俄聞已入沔,帝欣然謂佐史曰:“阿八、十一行至, 吾無憂矣。”及起兵,留行雍州州府事。及帝克郢、魯,下尋 陽,圍建鄴,而巴東太守蕭惠訓子璝及巴西太守魯休烈起兵逼 荊州,蕭穎胄憂憤暴卒,西朝兇懼,徵兵于偉。偉乃割州府將 吏配始興王憺往赴之。憺至,璝等皆降。齊和帝詔以偉爲都督、 雍州刺史。
天監元年,封建安王。初,武帝軍東下,用度不足,偉取 襄陽寺銅佛,毀以爲錢。富僧藏鏹,多加毒害,后遂惡疾。十 三年,累遷爲左光祿大夫,加親信四十人,歲給米萬斛,藥直 二百四十萬,廚供月二十萬,并二衛兩營雜役二百人,倍先置 防合、白直左右職局一百人。以疾甚,故不復出蕃而加奉秩。
十五年,所生母陳太妃薨,毀頓過禮,水漿不入口累日。 帝每臨幸抑譬之。偉雖奉詔,而殆不勝喪,惡疾轉增,因求改 封。十七年,改封南平郡,位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 司。中大通四年,爲中書令、大司馬。薨,贈侍中、太宰,諡 曰元襄。
偉性端雅,持軌度。少好學,篤誠通恕。趨賢重士,常如 弗及,由是四方游士、當時知名者莫不畢至。疾亟喪明,便不 復出。齊世青溪宮改爲芳林苑,天監初,賜偉爲第。又加穿筑, 果木珍奇,窮極雕靡,有侔造化。立游客省,寒暑得宜,冬有 籠爐,夏設飲扇,每與賓客游其中,命從事中郎蕭子范爲之記。 梁蕃邸之盛無過焉。而性多恩惠,尤湣窮乏。常遣腹心左右歷 訪閭里,人士有貧困吉兇不舉者,即遣贍恤之。平原王曼穎卒, 家貧無以殯,友人江革往哭之。其妻兒對革號訴,革曰:“建 安王當知,必爲營理。”言未訖,而偉使至,給其喪事,得周 濟焉。每祁寒積雪,則遣人載樵米,隨乏絕者賦給之。晚年崇 信佛理,尤精玄學,著二旨義,制性情、幾神等論。其義僧寵 及周舍、殷鈞、陸倕并名精解而不能屈。朝廷得失,時有匡正。 子侄邪僻,義方訓誘。斯人斯疾,而不得助主興化,梁政漸替, 自公薨焉。世子恪嗣。
世子恪字敬則,弘雅有風則,姿容端麗。位雍州刺史。年 少未閑庶務,委之群下,百姓每通一辭,數處輸錢,方得聞徹。 賓客有江仲舉、蔡薳、王臺卿、庾仲容四人,俱被接遇,并有 蓄積。故人間歌曰:“江千萬,蔡五百,王新車,庾大宅。” 遂達武帝。帝接之曰:“主人憒憒不如客。”尋以廬陵王代爲 刺史。恪還奉見,武帝以人間語問之,恪大慚,不敢一言。后 折節學問,所歷以善政稱。
太清中,爲郢州刺史。及亂,邵陵王至郢,恪郊迎之,讓 位焉,邵陵不受。及王僧辯至郢,恪歸荊州。元帝以爲尚書令、 司空。賊平,爲揚州刺史。時帝未遷都,以恪宗室令譽,故先 使歸鎮社稷。大寶三年,薨于長沙,未之鎮也。贈太尉,諡曰 靖節王。恪弟恭。
恭字敬范,天監八年,封衡山縣侯。初,樂山侯正則有罪, 敕讓諸王,獨謂元襄王曰:“汝兒非直無過,并有義方。”
歷位監南徐州事。時衡州刺史武會超在州,子侄縱暴,州 人朱朗聚黨反,武帝以恭爲刺史。時朗已圍始興,恭至緩服徇 賊,示以恩信。群賊伏其勇,是夜退三舍以避。軍吏請追,恭 曰:“賊以政苛致叛,非有陳、吳之心。緩之則自潰,急之則 并力,諸君置之。”明日,朗遣使請降,恭杖節受之,一無所 問。即日收始興太守張寶生及會超弟之子子仁 之軍門,以其 賄而虐也。有司奏恭縱罪人,專戮二千石,有詔宥之。
遷湘州刺史,善解吏事,所在見稱。而性尚華侈,廣營第 宅,重齋步閣,模寫宮殿。尤好賓友,酣宴終辰,坐客滿筵, 言談不倦。時元帝居蕃,頗事聲譽,勤心著述,卮酒未嘗妄進。 恭每從容謂曰:“下官歷觀時人,多有不好歡興,乃仰眠床上, 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勞神苦思,竟不成名。 豈如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
尋除甯蠻校尉、雍州刺史,便道之鎮。簡文少與恭游,特 被賞狎,至是手令勖以政事。恭至州,政績有聲,百姓請于城 南立碑頌德,詔許焉,名爲政德碑。是夜聞數百人大叫碑石下, 明旦視之,碑涌起一尺。恭命以大柱置于碑上,使力士數十人 抑之不下,又以酒脯祭之,使人守視,俄而自復,視者竟不見 之。恭聞而惡焉。
先是,武帝以雍爲邊鎮,運數州粟以實儲倉。恭乃多取官 米,還贍私宅;又典簽陳保印侵克百姓,爲荊州刺史廬陵王所 啓,被詔征還。在都朝謁,白服隨列。帝曰:“白衣者爲誰? “對曰:“前衡山侯恭。”帝厲色曰:“不還我陳保印,吾當 白汝未已。”而保印實投湘東王,王改其姓名曰袁逢。恭竟不 敘用。侯景亂,卒于城中,詔特復本封。元帝追諡曰僖侯。
子靜字安仁,少有美名,號爲宗室后進。有文才,而篤志 好學。既內足于財,多聚經史,散書滿席,手自讎校。何敬容 欲以女妻之,靜忌其太盛,拒而不納,時論服焉。然好戲笑, 輕論人物,時以此少之。位給事黃門侍郎,深爲簡文所愛賞。 太清三年卒,贈侍中。
恭弟祗字敬謨,美風儀,幼有令譽。天監中,封定襄縣侯。 后歷位北兗州刺史。侯景亂,與從弟湘潭侯退謀起兵內援,會 州人反城應景,祗遂奔東魏。
鄱陽忠烈王恢字弘達,文帝第十子也。幼聰穎,七歲能通 孝經、論語義,發擿無遺。及長,美風儀,涉獵史籍。仕齊位 北中郎外兵參軍,前軍主簿。宣武王之難,逃在都下。武帝起 兵,恢藏伏得免。大軍至新林,乃奉迎。
天監元年,封鄱陽郡王。除郢州刺史,加都督。初,郢城 內疾疫 者甚多,不及藏殯。恢下車遽命埋瘞,又遣四使巡行 州部,境內大寧。時有進筒中布者,恢以奇貨異服,即命焚之, 于是百姓仰德。累遷都督、益州刺史。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陸 路往來,悉訂私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馬千匹以 付所訂之家,須則以次發之,百姓賴焉。再遷開府儀同三司、 都督、荊州刺史。普通七年,薨于州。詔贈侍中、司徒,諡曰 忠烈。
恢美容質,善談笑,愛文酒,有士大夫風則。所在雖無皎 察,亦不傷物。有孝性,初鎮蜀,所生費太妃猶停都。后于都 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夢還侍疾。及覺,憂惶廢寢食。俄而 都信至,太妃已瘳。后有目疾,久廢視瞻。有道人慧龍得療眼 術,恢請之。及至,空中忽見圣僧。及慧龍下針,豁然開朗, 咸謂精誠所致。
恢性通恕,輕財好施,凡歷四州,所得奉祿,隨而散之。 在荊州,嘗從容問賓僚曰:“中山好酒,趙王好吏,二者孰愈?” 衆未有對者。顧謂長史蕭琛曰:“漢時王侯,蕃屏而已,視事 親人,自有其職。中山聽樂,可得任性;彭祖代吏,近于侵官。 今之王侯,不守蕃國,當佐天子臨人,清白其優乎。”坐者咸 服。有男女百人,男封侯者三十九人,女主三十八人。世子范嗣。
范字世儀,溫和有器識。爲衛尉卿,每夜自巡警,武帝嘉 其勞苦。出爲益州刺史。行至荊州而忠烈王薨,因停自解。武 帝不許,詔權監荊州。及湘東王至,范依舊述職,遣弟湘潭侯 退隨喪而下。大同元年,以開通劍道,克復華陽增封。尋征爲 領軍將軍、侍中。
范雖無學術,而以籌略自命。愛奇翫古,招集文才,率意 題章,亦時有奇致。嘗得舊琵琶,題云“齊竟陵世子”。范嗟 人往物存,攬筆爲詠,以示湘東王,王吟詠其辭,作琵琶賦和 之。
后爲都督、雍州刺史。范作牧蒞人,甚得時譽,撫循將士, 盡獲歡心。于是養士馬,修城郭,聚軍糧于私邸。時廬陵王爲 荊州,既是都督府,又素不相能,乃啓稱范謀亂。范亦馳啓自 理,武帝恕焉。時論者猶謂范欲爲賊。又童謠云:“莫匆匆, 且寬公,誰當作天子,草覆車邊已。”時武帝年高,諸王莫肯 相服。簡文雖居儲貳,亦不自安,而與司空邵陵王綸特相疑阻。 綸時爲丹陽尹,威震都下。簡文乃選精兵以衛宮內。兄弟相貳, 聲聞四方。范以名應謠言而求爲公,未幾,加開府儀同三司。 范心密喜,以爲謠驗,武帝若崩,諸王必亂,范既得衆,又有 重名,謂可因機以定天下。乃更收士衆,希望非常。
太清元年,大舉北侵。初謀元帥,帝欲用范。時朱異取急 外還,聞之遽入曰:“嗣王雄豪蓋世,得人 力,然所至殘暴 非常,非吊人之材。昔陛下登北顧亭以望,謂江右有反氣,骨 肉爲戎首。今日之事,尤宜詳擇。”帝默然曰:“會理何如? “對曰:“陛下得之,臣無恨矣。”會理懦而無謀,所乘襻輿 施版屋,冠以牛皮。帝聞不悅,行至宿預,貞陽侯明請行,又 以明代之,而以范爲征北大將軍,總督漢北征討諸軍事,尋遷 南豫州刺史。
侯景敗于渦陽,退保壽陽,乃改范爲合州刺史,鎮合肥。 時景不臣跡露,范屢啓言之,朱異每抑而不奏。及景圍都,范 遣世子嗣與裴之高等入援。遷開府儀同三司。臺城不守,范乃 棄合肥,出守東關,請兵于魏,遣二子爲質。魏人據合肥,竟 不助范。范進退無計,乃泝流西上,軍于樅陽,遣信告尋陽王 大心。大心要還九江,欲共兵西上。范得書大喜,乃引軍至盆 城,以晉熙爲晉州。遣子嗣爲刺史,江州郡縣,輒更改易。于 是尋陽政令所行,唯存一郡,又疑畏范,市糴不通。范乃復遣 其弟觀甯侯永將兵通南川,助莊鐵。時二鎮相猜,無復圖賊之 志。范數萬之衆,皆無復食,人多餓 。范竟發背而薨。衆秘 不發喪,奉弟南安侯恬爲主,有衆數千。范將侯瑱襲莊鐵于豫 章, 之,盡并其軍。乃迎喪往郡,于松門遇風,柩沈于水, 鈎求得之。及于慶之逼豫章,侯瑱以范子十六人降賊,賊盡于 石頭坑 之。
世子嗣字長胤,容貌豐偉,腰帶十圍。性驍果,有膽略, 倜儻不護細行,而復傾身養士,皆得 力。范之薨也,嗣猶據 晉熙,城中食盡,士皆乏絕。侯景遣任約攻嗣。時賊方盛,咸 勸且止。嗣按劍叱之曰:“今日之戰,蕭嗣效命 節之秋也。” 及戰,遇流矢中頸,不許拔,帶箭手 數人,賊退方命拔之, 應時氣絕。妻子爲任約所禽。初,范既與尋陽王大心相持,及 嗣之 ,猶未敢發范喪。
范弟諮字世恭,位衛尉卿,封武林侯。簡文即位之后,景 周衛轉嚴,外人莫得見,唯諮及王克、殷不害并以文弱得出入 臥內,晨昏左右,天子與之講論六藝,不輟于時。及南康王會 理事敗,克、不害懼禍乃自疏,諮不忍離帝,朝覲無絕。賊惡 之,令其仇人刁戌刺 諮于廣莫門外。
諮弟修字世和,封宜豐侯。局力貞固,風儀嚴整。九歲通 論語,十一能屬文。鴻臚卿裴子野見而賞之。性至孝,年十二, 丁所生徐氏艱,自荊州反葬,中江遇風,前后部伍多致沈溺, 修抱柩長號,血淚俱下,隨波搖蕩,終得無佗。葬訖,因廬墓 次。先時山中多猛獸,至是絕跡。野鳥馴狎,棲宿檐宇。武帝 嘉之,以班告宗室。
爲兼衛尉卿。美姿貌,每屯兵周衛,武帝視之移輦。初, 嗣王范爲衛尉,夜中行城,常因風便鞭棰宿衛,欲令帝知其勤。 及修在職,夜必再巡,而不欲人知。或問其故,曰“夜中警逴, 實有其勞,主上慈愛,聞之容或賜止。違詔則不可,奉詔則廢 事。且胡質之清,尚畏人知,此職司之常,何足自顯。”聞者 嘆服。
時王子侯多爲近畿小郡,歷試有績,乃得出爲邊州。帝以 修識量宏達,自衛尉出鎮鍾離,徙爲梁、秦二州刺史。在漢中 七年,移風改俗,人號慈父。長史范洪胄有田一頃,將秋遇蝗, 修躬至田所,深自咎責。功曹史瑯邪王廉勸修捕之,修曰 : “此由刺史無德所致,捕之何補。”言卒,忽有飛鳥千群蔽日而 至,瞬息之間,食蟲遂盡而去,莫知何鳥。適有臺使見之,具 言于帝,璽書勞問,手詔曰:“犬牙不入,無以過也。”州人 表請立碑頌德。嗣王范在盆城,頗有異論,武陵王大生疑防, 流言噂誻。修深自分釋,求送質子,并請助防。武陵王乃遣從 事中郎蕭固諮以當世之事,具觀修意。修泣涕爲言忠臣孝子之 節,王敬納之。故終修之時,不爲不義。一夕,忽有狗據修所 臥床而臥。修曰:“此其戎乎。”因大修城壘。
承圣元年,魏將達奚武來攻,修遣記室參軍劉璠至益州, 求救于武陵王紀,遣將楊干運援之,拜修隨郡王。璠還至嶓冢, 乃降于魏,干運班師。璠至城下,說城中降魏 。修數之曰 : “卿不能 節,反爲說客邪!”命射之 。間信遣至荊州,元帝 遣與相聞。
修中直兵參軍陳晷甚勇有口,求爲覘候,見獲,以辭烈被 害。乃遣諮議虞馨致武牛酒。武謂曰:“梁已爲侯景所敗,王 何爲守此孤城?”修答守之以 ,誓爲斷頭將軍。魏相安定公 宇文泰遣書喻之,力屈乃降。安定公禮之甚厚,未幾令還江陵, 厚遣之,以文武千家爲綱紀之仆。元帝慮其爲變,中使覘伺, 不絕于道。至之夕,命劫竊之。及旦,修表輸馬仗而后帝安。 修入覲,望合悲不自勝,元帝亦慟,盡朝皆泣。
尋拜湘州刺史。長沙頻遇兵荒,人戶凋弊。修勸穡務分, 未期,流人至者三千馀家。元帝多忌,動加誅翦。修靜恭自守, 埋聲晦跡。元帝亦以宗室長年,深相敬禮。及江陵被圍問至, 即日登舟赴救。至巴陵西,而江陵覆滅。敬帝立,遙授修太尉, 遷太保。時王室浸微,修雖圖義舉,力弱不能自振,遂發背歐 血而薨,年五十二。
修弟泰字世怡,封豐城侯。歷位中書舍人,傾竭財産,以 事時要,超爲譙州刺史。江北人情獷強,前后刺史并綏撫之。 泰至州,便遍發人丁,使擔腰輿扇傘等物,不限士庶。恥爲之 者,重加杖責,多輸財者,即放免之,于是人皆思亂。及侯景 至,人無戰心,乃先覆敗。
始興忠武王憺字僧達,文帝第十一子也。仕齊爲西中郎外 兵參軍。武帝起兵,憺爲相國從事中郎,與南平王偉留守。齊 和帝即位,以憺爲給事黃門侍郎。時巴東太守蕭惠訓子璝等兵 逼荊州,蕭穎胄暴卒,尚書仆射夏侯詳議迎憺行荊州事。憺率 雍州將吏赴之,以書喻璝等皆降。是冬,武帝平建鄴。明年, 和帝詔以憺爲都督、荊州刺史。
天監元年,加安西將軍,封始興郡王。時軍旅之后,公私 匱乏,憺厲精爲政,廣辟屯田,減省力役,存問兵 之家,供 其窮困,人甚安之。是歲嘉禾生,一莖六穗,甘露降于黃合。 四年,荊州大旱,憺使祠于天井,有巨蛇長二丈出遶祠壇,俄 而注雨,歲大豐。憺自以少年始居重任,開導物情,辭訟者皆 立待符教,決于俄頃,曹無留事,下無滯獄。
六年,州大水,江溢堤壞,憺親率將吏,冒雨賦丈尺筑之, 而雨甚水壯,衆皆恐,或請避焉。憺曰:“王尊尚欲身塞河堤, 我獨何心以免。”乃登堤嘆息,終日輟膳,刑白馬祭江神。酹 酒于流,以身爲百姓請命,言終而水退堤立。邴洲在南岸,數 百家見水長驚走,登屋緣樹。憺募人救之,一口賞一萬。估客 數十人應募,洲人皆以免,吏人嘆服,咸稱神勇。又分遣諸郡 遭水 者給棺槥,失田者與糧種。是歲嘉禾生于州界,吏人歸 美焉。
七年,慈母陳太妃薨,水漿不入口六日,居喪過禮,武帝 優詔勉之,使攝州任。是冬,詔征以本號還朝。人歌曰:“始 興王,人之爹,
九年,拜都督、益州刺史。舊守宰丞尉歲時乞丐,躬歷村 里,百姓苦之,習以爲常。憺至州,停斷嚴切,百姓以蘇。又 興學校,祭漢蜀郡太守文翁,由是人多向方者。
十四年,遷都督、荊州刺史。同母兄安成王秀將之雍州, 薨于道。憺聞喪自投于地,席稿哭泣,不飲不食者數日,傾財 産賻送,部伍大小皆取足焉,天下稱其悌。
十八年,征爲侍中、中撫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軍將 軍,即開府黃合。薨,二宮悲惜,輿駕臨幸者七焉。贈司徒, 諡曰忠武。憺未薨前,夢改封中山王,策授如他日,意頗惡之, 數旬而卒。憺有惠西土,荊州人聞薨,皆哭于巷,嫁娶有吉日, 移以避哀。子亮嗣。
亮弟映字文明,年十二,爲國子生。天監十七年,詔諸生 答策,宗室則否。帝知映聰解,特令問策,又口對,并見奇。 謂祭酒袁昂曰:“吾家千里駒也。”
起家淮南太守,諸兄未有除命,乃抗表讓焉。映美容儀。 普通二年,封廣信縣侯。丁父憂,隆冬席地,哭不絕聲,不嘗 谷粒,唯飲冷水,因患癥結。除太子洗馬。詔以憺艱難王業, 追增國封。嗣王陳讓,既不獲許,乃乞頒邑諸弟。帝許之,改 封新渝縣侯。后居太妃憂泣血,三年服闋,爲吳興太守。郡累 不稔,中大通三年,野谷生武康,凡二十二處,自此豐穰。映 制嘉谷頌以聞,中詔稱美。
后爲北徐州刺史,在任弘恕,人吏懷之。常載粟帛游于境 內,遇有貧者,即以振焉。勝境名山,多所尋履。及征將還, 鍾離人顧思遠挺叉行部伍中。映見甚老,使人問,對曰:“年 一百一十二歲。凡七娶,有子十二, 亡略盡。今唯小者,年 已六十,又無孫息,家闕養乏,是以行役。”映大異之,召賜 之食,食兼于人。檢其頭有肉角長寸,遂命后舟載還都,謁見 天子。與之言往事,多異所傳,擢爲散騎侍郎,賜以奉宅,朝 夕進見,年百二十卒。又普通中北侵,攻穰城,城內有人年二 百四十歲,不復能食谷,唯飲曾孫婦乳。簡文帝命勞之,賜以 束帛。荊州上津鄉人張元始年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 不異,至年九十七方生兒,兒遂無影。將亡,人人告別,乃至 山林樹木處處履行,少日而終,時人以爲知命。湘東王愛奇重 異,遂留其枕。
映后歷給事黃門侍郎,衛尉卿,廣州刺史,卒官,諡曰寬 侯。
映弟曄字通明,美姿容,善談吐。初封安陸侯。憺特所鍾 愛,常目送之曰:“吾所深憂。”左右問其故,答曰:“其過 俊發,恐必無年。”及憺不豫,侍疾衣不釋帶,言與淚并。憺 薨,扶而后起。服闋,改封上黃侯,位兼宗正卿。簡文入居監 撫,曄獻儲德頌,遷給事黃門侍郎。
出爲晉陵太守。美才仗氣,言多激揚。常乘折角牛,榖木 履,被服必于儒者。名盛海內,爲宗室推重,特被簡文友愛。 與新渝、建安、南浦并預密宴,號東宮四友。簡文日有五六使 來往。曄初至郡,屬旱,躬自祈禱,果獲甘潤。郡雀林村舊多 猛獸爲害,曄在政六年,此暴遂息。卒于郡。初,曄寢疾歷年, 官曹壅滯,有司案諡法“言行相違曰替”,乃諡替侯。
論曰:自昔王者創業,莫不廣植親親,割裂州國,封建子 弟。是以大旆少帛,崇于魯、衛,磐石犬牙,寄深梁、楚。梁 武遠遵前軌,蕃屏懿親,至于戚枝,咸被任遇。若蕭景才辯, 固亦梁之令望者乎。臨川不才,頻叨重寄,古者睦親之道,粲 而不殊,加之重名,則有之矣。而宏屢黷彜典,一撓師徒,梁 之不綱,于斯爲甚。正德穢行早顯,逆心夙構,比齊襄而跡可 匹,似吳濞而勢不侔,徒爲賊景之階梯,竟取國敗而身滅,哀 哉!安成、南平、鄱陽、始興俱以名跡著美,蓋亦有梁之間、 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