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濟私

詞語解釋
假公濟私[ jiǎ gōng jì sī ]
⒈ ?借公家的名義或力量謀取私人的利益。亦作:假公營私。
引證解釋
⒈ ?借公家的名義或力量謀取私人的利益。 《朱子語類》卷一三六:“太宗(唐太宗 )誅 建成 比於 周公 誅 管 蔡,只消以公私斷之。
引周公 全是以 周 家天下為心, 太宗 則假公義以濟私欲者也。”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明 董傳策 《論嚴嵩欺君誤國疏》:“他如筑堡修城之費, 嵩 皆假公濟私,而獻諂者又甘為侵潤。”
《清史稿·兵志四》:“於是幫辦人員假公濟私,百端紛擾。”
茅盾 《動搖》二:“攻擊我的 倪甫庭,去年私賣 日 貨,被我查出,扣留他三包糖,以此恨我,今天他假公濟私,來搗亂來了。”
亦作“假公營私”。 《元典章·禮部一·進表》:“照得近年以來,在外諸司不詳站赤生受指,以進表為由,假公營私,濫行給驛。”
清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一:“何謂‘摘疵’,求言既切,則言者必多,言之既多,則豈能盡善,甚而假公營私,飾詞希進,未俗之弊,何所不有。”
臧克家 《裁員》詩:“應該先從他們開刀:瀆職,貪污,假公營私,忘了公仆的身份。”
國語辭典
假公濟私[ jiǎ gōng jì sī ]
⒈ ?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
引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于是幫辦人員假公濟私,百端紛擾。」
近營私舞弊
反大公無私 廉潔奉公 公事公辦 毀家紓難
※ "假公濟私"的意思解釋、假公濟私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一路的反義詞(yī lù)
未必的反義詞(wèi bì)
平民的反義詞(píng mín)
不許的反義詞(bù xǔ)
保留的反義詞(bǎo liú)
年邁的反義詞(nián mài)
光潤的反義詞(guāng rùn)
單打的反義詞(dān dǎ)
紅旗的反義詞(hóng qí)
已經的反義詞(yǐ jīng)
溫柔的反義詞(wēn róu)
憤憤不平的反義詞(fèn fèn bù píng)
軟綿綿的反義詞(ruǎn mián mián)
惡化的反義詞(è huà)
精良的反義詞(jīng liáng)
常數的反義詞(cháng shù)
志同道合的反義詞(zhì tóng dào hé)
賣方的反義詞(mài fāng)
干凈的反義詞(gān jìng)
懲罰的反義詞(chéng fá)
奬勵的反義詞(jiǎng lì)
進軍的反義詞(jìn jūn)
轉變的反義詞(zhuǎn biàn)
保持的反義詞(bǎo chí)
無憂無慮的反義詞(wú yōu wú lǜ)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