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阻
詞語解釋
險阻[ xiǎn zǔ ]
⒈ ?道路險惡難行,不易通過。
例這一段山路真是險阻難行。
英(of roads) dangerous and difficulty;
引證解釋
⒈ ?險要阻塞之地。
引《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險阻,征東之諸侯。”
唐 韓愈 《送鄭尚書序》:“依險阻,結黨仇,機毒矢以待將吏。”
清 惲敬 《浙江分巡李公墓表》:“歷險阻,忍饑渴,以致得疾。”
陳毅 《昆侖山頌》:“地大勢高無險阻,到處川原一綫平。”
⒉ ?險要。
引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羯霜那國》:“山極峭峻,雖有狹徑,加以險阻,兩傍石壁,其色如鐵。”
⒊ ?喻艱難困苦。
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 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 晉國,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國語辭典
險阻[ xiǎn zǔ ]
⒈ ?地勢艱險阻塞,崎嶇難行。
引《戰國策·魏策一》:「從是觀之,地形險阻,奚足以霸王矣。」
《薛仁貴征遼事略》:「過此山別無險阻,散漫平坦,直到平壤城。」
反平坦
⒉ ?比喻遭受的困難挫折。
引《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朕起自寒微,艱難險阻,身備嘗 之。」
※ "險阻"的意思解釋、險阻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抽象的反義詞(chōu xiàng)
感同身受的反義詞(gǎn tóng shēn shòu)
準確的反義詞(zhǔn què)
異常的反義詞(yì cháng)
光臨的反義詞(guāng lín)
忽略的反義詞(hū lüè)
理性的反義詞(lǐ xìng)
布衣的反義詞(bù yī)
輕松的反義詞(qīng sōng)
建設的反義詞(jiàn shè)
偷偷摸摸的反義詞(tōu tōu mō mō)
陸路的反義詞(lù lù)
未曾的反義詞(wèi céng)
受理的反義詞(shòu lǐ)
造作的反義詞(zào zuò)
動蕩的反義詞(dòng dàng)
失業的反義詞(shī yè)
缺點的反義詞(quē diǎn)
緊密的反義詞(jǐn mì)
動產的反義詞(dòng chǎn)
地方的反義詞(dì fāng)
曖昧的反義詞(ài mèi)
發現的反義詞(fā xiàn)
若即若離的反義詞(ruò jí ruò lí)
開支的反義詞(kāi zhī)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