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ēng gōng
注音ㄓㄥ ㄍㄨㄥ
繁體爭功
⒈ ?爭奪功利或功勞。
⒈ ?爭奪功利或功勞。
引《書·大禹謨》:“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duì)幑Α!?br />《荀子·富國》:“事業(yè),所惡也;功利,所好也。職業(yè)無分,如是則人有樹事之患,而有爭功之禍矣。”
《史記·蕭相國世家》:“漢 五年,既 項(xiàng)羽 、定天下,論功行封;羣臣爭功,歲餘功不決。”
宋 王讜 《唐語林·言語》:“將謂天下已定,不籍其力,復(fù)以萬乘至尊,與臣下爭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五章第二節(jié):“專管治河的都水外監(jiān)官員冗多,遇事互相推托,否則就是爭功邀賞。”
⒈ ?爭取功勞。
引《薛仁貴征遼事略》:「恐眾文武不伏之人,于教場中躍馬橫鎗搦三次,有爭功者臣與比試,無爭者恁時(shí)掛印未遲。」
《三國演義·第五九回》:「眾將得令,各要爭功,迤邐追襲。」
1.反腐敗斗爭功在不舍,貴在持之以恒。
2.謝長廷晚上到嘉義市為黨內(nèi)初選造勢,他以“讓功分過”一詞力促民進(jìn)黨團(tuán)結(jié),暗諷辯論會(huì)中游、蘇的爭功諉過。
3.而絕不能象一些人那樣,剛愎自用、諱疾忌醫(yī)、文過飾非、沽名釣譽(yù)、爭功諉過,把一切功勞歸于自己,把一切錯(cuò)誤歸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