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sù
注音一 ㄙㄨˋ
⒈ ?古代長度和重量單位。喻物之細微渺小。
⒈ ?古代長度和重量單位。
引《淮南子·天文訓(xùn)》:“律之?dāng)?shù)十二,故十二蔈而當(dāng)一粟,十二粟而當(dāng)一寸……其以為量,十二粟而當(dāng)一分,十二分而當(dāng)一銖,十二銖而當(dāng)半兩。”
⒉ ?喻物之細微渺小。
引宋 歐陽修 《憎蚊詩》:“惟爾於其間,有形纔一粟?!?br />宋 蘇軾 《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br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但恐太倉一粟,無濟于事。”
1.蕓蕓眾生中,我們只是滄海一粟。
2.每個人在天地間都如滄海一粟,怎能驕傲自大?
3.從時間來看,人是百代過客;從空間來看,人像滄海一粟。
4.學(xué)海浩瀚,我所了解的只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
5.地球雖大,但從整個宇宙來看就像滄海一粟般的微小。
6.一個人寄居于天地間,猶如滄海一粟,真是渺小得很。
7.蕓蕓眾生中,我們只是滄海一粟。
8.這實在只是滄海一粟:聯(lián)合國糧食計劃署預(yù)計,到明年4月,他們必須為400萬津巴布韋人提供必需品。
9.地球雖大,但從整個宇宙來看就像滄海一粟般的微小。
10.一米一粟當(dāng)思來之不易,愛糧節(jié)糧須知人人有責(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