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

詞語解釋
袖手[ xiù shǒu ]
⒈ ?藏手于袖。表示閑逸的神態(tài)。
⒉ ?藏手于袖。謂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
引證解釋
⒈ ?藏手于袖。表示閑逸的神態(tài)。
引唐 韓愈 《石鼎聯(lián)句》序:“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聳肩,倚北墻坐。”
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一折:“沒揣的兩鬢秋,爭如我便修身閑袖手。”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序皇和詞甚美五迭前韻》詞:“此目楓亭閑袖手,瞥一雙游刃騰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⒉ ?藏手于袖。謂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
引《晉書·庾敳傳》:“參 東海王 越 太傅軍事,轉(zhuǎn)軍諮祭酒。時 越 府多雋異,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陸游 《書憤》詩之二:“關(guān)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予謝曰:‘吾幸獲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獨不愧于心乎?’”
張?zhí)煲?《新生》:“他們不甘心袖手看著自己家鄉(xiāng)受糟踏。”
國語辭典
袖手[ xiù shǒu ]
⒈ ?手藏在袖子里。比喻在一旁觀看而不肯參與其事。
引清·邵瑞彭〈西河·征戰(zhàn)地〉詞:「袖手夕陽時世,共齊、梁四百僧房閑對。」
分字解釋
※ "袖手"的意思解釋、袖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對他的錯,我們應(yīng)該主動幫助,不應(yīng)該袖手旁觀。
2.作壁上觀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觀。
3.皇上留心南蠻一舉一動,宵旰于上,臣亦所動,心系朝廷,遇事亦絕不袖手旁觀。
4.當(dāng)我們袖手旁觀的時候,自由解放的號角聲遭到了嘲弄。
5.這事雖然與我無關(guān),但就發(fā)生在我眼前,我能不聞不問,袖手旁觀嗎?
6.對犯了錯誤的同志,要熱情幫助,而不應(yīng)該幸災(zāi)樂禍,袖手旁觀。
7.實際生活中,從擺滿珍肴美撰的餐桌到臨終時的靈床,從吊喪的孝服到節(jié)日的盛裝,這種變遷的驚人之處也毫不遜色,只不過我們就是其中匆匆來去的演員,而不是袖手旁觀的看客罷了,這一點是有著天壤之別的。狄更斯
8., 當(dāng)面質(zhì)問那位同事要比袖手旁觀來得好,但若僅止于此則做得不夠。
9.中國需要安全利益一致的盟友。安全利益是檢驗國家友好關(guān)系的普世性標(biāo)準(zhǔn)。在別國安全利益受威脅時不援助,就難以指望他們在我國重大主權(quán)利益問題上不采取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
10.大家忙成一團,她卻像個沒事人似的,袖手旁觀地站在那裡。
相關(guān)詞語
- shǒu shù手術(shù)
- xié shǒu攜手
- shǒu wàn手腕
- lǐ shǒu里手
- shǒu shū手疏
- yī shǒu一手
- bǎ shǒu把手
- shǒu xīn手心
- dào shǒu到手
- huī shǒu揮手
- liǎng shǒu兩手
- shǒu bì手臂
- duì shǒu對手
- gē shǒu歌手
- niè shǒu niè jiǎo躡手躡腳
- gāo shǒu高手
- shǒu fǎ手法
- shǒu jī guān手機關(guān)
- shǒu shū手書
- shǒu lì qián手力錢
- shǒu jī手機
- shǒu qiāng手槍
- shēn shǒu伸手
- shǒu shàng手上
- shǒu xià手下
- fēn shǒu分手
- shǒu zhǐ手指
- shǒu jiǎo手腳
- hēi shǒu黑手
- yòu shǒu右手
- shǒu shú手熟
- xuǎn shǒu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