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ǔ fǎ
注音ㄑㄨˇ ㄈㄚˇ
⒈ ?效法。
英take as one's model;
⒈ ?取以為法則;效法。
引《禮記·三年問》:“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則於人。”
《漢書·魏相傳》:“天子之義,必純取法天地,而觀於先圣。”
宋 秦觀 《主術》:“愿鑒 漢 唐 之弊,專取法於 仁祖。”
周恩來 《老區半老區的土改與整黨工作》八:“平山縣 的典型經驗,應為各地所取法。”
⒈ ?仿效,拿來當作模范。
引《新唐書·卷一二三·李嶠傳》:「而為文章宿老,一時學者取法焉。」
德語zum Vorbild nehmen, sich ein Beispiel nehmen
1.自古繼承、發展、光大的不二法門都是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
2.貝納通已摘下這條廣告圖并公開道歉,盡管如此梵蒂岡仍在周四發表聲明,稱將采取法律手段阻止這張圖片的傳播。
3.貝納通已摘下這條廣告圖并公開道歉,盡管如此梵蒂岡仍在周四發表聲明,稱將采取法律手段阻止這張圖片的傳播。
4.萊蒂奇婭的父親質疑弗萊米尼奧說的事是“嚴重的誹謗,因為那是諾埃米從沒做過、也沒說過更沒想過的事情。”還說他會采取法律行動。
5.溫仲和的隸書取法漢隸,尤著力《史晨碑》、《張遷碑》。
6.這些漢儒也不是抱殘守缺的人物,如陸賈取法家的中央集權制度,賈誼強調儒家思想指導下的無為思想治國,用儒家思想統攝其他各家,最后自成一家,對現實問題的解決極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