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

詞語解釋
菩提[ pú tí ]
⒈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英梵Bodhi;
引證解釋
⒈ ?佛教名詞。梵文Bodhi的音譯。意譯“覺”、“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徹悟的境界,又指覺悟的智慧和覺悟的途徑。
引《百喻經·駝甕俱失喻》:“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太子六年苦行,未證菩提。”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堪笑世人懵懂,不識菩提路徑。”
⒉ ?樹名。即菩提樹。參見“菩提樹”。
引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蜀無兔鴿》:“娑婆樹一名菩提,葉似白楊, 摩伽陀那國 所獻也。”
張長 《潑水節·孔雀舞》:“你營巢吧,公社禮堂前面,是一棵枝葉茂盛的菩提。”
國語辭典
菩提[ pú tí ]
⒈ ?從污染迷惑中體悟四圣諦。梵語 bodhi的音譯。
引南朝梁·蕭衍〈游鐘山大愛敬寺〉詩:「菩提圣種子,十力良福田。」
《西游記·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
英語bodhi (Sanskrit)?, enlightenment (Buddhism)?
德語Bodhi (Sprachw)?
法語Bodhi
分字解釋
※ "菩提"的意思解釋、菩提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此即為菩提之種,懊惱之情,滿懷于心胸。
2.內涵如純凈的水,雖至淡卻有味;內涵如靜靜的蓮,盛開卻不招搖;內涵如高高的菩提,給人以智慧的啟迪。內涵如盛夏驕陽下的大樹,為人鋪排一地清涼;內涵如人生歷程中的風景,無它相伴則旅程少趣……
3.菩提本無樹,明鏡異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4.除了菩提潔凈的樹干和榕樹那永遠都臟臟的須以外,竟然不見了九重葛原本該長在泥土里的根,大概就跟很多夢很大的人一樣吧!去到一個原本不該去的地方。
5.若三千大千世界內,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須彌山及鐵圍山,能令搖動;又令碎如微塵,其中眾生,悉令發無上菩提心。
6.早晨美極了,太陽照耀著菩提樹頂,這些樹在秋天的新鮮的氣息下,已經漸漸發黃了。寬廣的湖面靜靜地在陽光下閃耀著。睡醒了的天鵝從長滿湖岸的短樹叢下莊嚴地游了出來。
7.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8.若無緣,六道之間,三千大千世界,百萬菩提眾生,為何與我笑顏獨展,惟獨與汝相見?若有緣,待到燈花百結之后,三尺之雪,一夜發白,至此無語,卻只有灰燼,沒有復燃。烽火戲諸侯
9.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只期盼你停住流轉的目光。請賜予我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讓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靜靜的觀想。楊冪
10.夢想需要一張菩提樹下的坐墊,幸福可以來的晚一些,只要它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