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端

詞語解釋
兩端[ liǎng duān ]
⒈ ?事物的兩個頂端;兩頭。
⒉ ?謂兩個極端。
⒊ ?猶兩者。
⒋ ?指游移于兩者之間的態度。
⒌ ?猶兩種、兩類。
引證解釋
⒈ ?事物的兩個頂端;兩頭。
引《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孔穎達 疏:“兩端,終始也。”
宋 王禹偁 《大閱賦》:“出游兵以定兩端,握奇數而制四面。”
《元史·禮樂志二》:“相鼓二,制如搏拊,以韋為表,實之以糠。拊其兩端,以相樂舞節。”
⒉ ?謂兩個極端。
引《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鄭玄 注:“兩端,過與不及也。”
⒊ ?猶兩者。
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 已罷朝,出止車門,召 韓御史大夫 載,怒曰:‘與 長孺 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
《宋書·律歷志中》:“古之為歷者, 鄧平 能修舊制新, 劉洪 始減《四分》,又定月行遲疾, 楊偉 斟酌兩端,以立多少之衷,因朔積分設差,以推合朔月蝕。”
唐 歐陽詹 《江夏留別華二》詩:“鄉路我尚遙,客游君未回。將何慰兩端,互勉臨岐杯。”
⒋ ?指游移于兩者之間的態度。
引《史記·魏公子列傳》:“魏王 恐,使人止 晉鄙,留軍壁 鄴,名為救 趙,實持兩端以觀望。”
《晉書·王浚傳》:“及 趙王 倫 篡位,三王起義兵, 浚 擁眾挾兩端,遏絶檄書,使其境內士庶不得赴義。”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下:“世衡 知城事,寨下屬 羌 率持兩端,向背不常。”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上以 第巴 始終反覆持兩端,乃追還其使。”
⒌ ?猶兩種、兩類。
引《荀子·正論》:“而圣王之分,榮辱是也。是有兩端矣:有義榮者,有埶榮者,有義辱者,有埶辱者。”
國語辭典
兩端[ liǎng duān ]
⒈ ?事情的始終、本末。
引《論語·子罕》:「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近兩頭
⒉ ?猶豫不定的態度。
引《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
⒊ ?兩個極端,即過與不及。
引《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
近兩頭
英語both ends (of a stick etc)?, two extremes
法語deux extrémités, deux extrêmes
分字解釋
※ "兩端"的意思解釋、兩端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在當今的中國城市中,社會的兩極分化伴隨著公共安全的隱憂和紙醉金迷的奢侈,這形成社會暴力的兩端,并演繹為透過媒體景觀所揭示的社會的陣痛和焦慮。
2.兩邊都是我不能得罪的人,我如今是首鼠兩端,進退維谷。
3.挫折和成功就好像鐘擺的兩端,誰也離不開誰。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成功的歡樂,也有失敗的考驗。面對挫折,有人不知所措了,甚至為了逃避困難與挫折,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也有人直面生活的挑戰,不折不撓,勇敢前行。
4.你就站在我身邊,但兩顆心的距離越來越遠。你我好像站在銀河系的兩端,而那段冰冷的距離,要用光年來計算!
5.是一副很重的木條,兩端各有一個大環孔,用來套著兩頭牲畜的脖子,讓牠們能并駕齊驅。
6.只見陸秀夫的瞳孔驟縮,那個人實在是禽獸不如,首鼠兩端通敵賣國已經罪大惡極,他還草菅人命。
7.你在做決定的時候總是這樣猶豫不決、首鼠兩端的。
8.血霧飛濺,巨蟒被攔腰 斷,撲通一聲,掉落在地上,首尾兩端兀自掙扎。
9.他想在董事長和總經理間左右逢源,處事時當然總是首鼠兩端,躊躇觀望而已。
10.作任何事都不能猶豫不決、首鼠兩端,這是造成錯失機會的罪魁禍首。
相關詞語
- liǎng shǒu兩手
- jié duān節端
- duān jié端節
- duān mù端木
- liǎng cì兩次
- liǎng jié gùn兩節棍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兩兩
- liǎng tóng xīn兩同心
- bǎi liǎng百兩
- liǎng shì兩市
- hǎo duān duān好端端
- duān zhèng端正
- duān zhēng yuè端正月
- liǎng gè兩個
- liǎng lì兩利
- liǎng xìng yǎng huà wù兩性氧化物
- duān zǐ端子
- liǎng jiē兩接
- míng liǎng明兩
- duān yì端意
- shì duān事端
- duān ní端倪
- duān míng端明
- duān hòu端候
- zhān duān詹端
- mò duān末端
- bǎi liǎng piān百兩篇
- xiǎo liǎng小兩
- sān duān三端
- zuǒ yòu liǎng nán左右兩難
- liǎng liǎn兩臉
- fā duān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