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

詞語解釋
寂寞[ jì mò ]
⒈ ?冷清孤單;清靜。
例寂寞難耐。
英solitary; lonely; lonesome;
⒉ ?靜寂無聲。
英deadly still;
引證解釋
⒈ ?空虛無物。
引《呂氏春秋·審分》:“是故於全乎去能,於假乎去事,於知乎去幾,所知者妙矣。若此則能順其天,意氣得游乎寂寞之宇矣。”
《淮南子·俶真訓(xùn)》:“天含和而未降,地懷氣而未揚,虛無寂寞,蕭條霄雿。”
《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風(fēng)塵不起,囹圄寂寞。”
呂向 注:“寂寞,言空虛也。”
⒉ ?寂靜無聲;沉寂。
引《楚辭·劉向<九嘆·憂苦>》:“巡陸夷之曲衍兮,幽空虛以寂寞。”
王逸 注:“寂寞,無人聲也。”
晉 謝道韞 《登山》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老舍 《微神》:“﹝小房子﹞里邊什么動靜也沒有,好象它是寂寞的發(fā)源地。”
⒊ ?引申指辭世。
引唐 杜甫 《鳳凰臺》詩:“西伯 今寂寞,鳳聲已悠悠。”
唐 元稹 《贈吳渠州從姨兄士則》詩:“寧 氏舅甥俱寂寞, 荀 家兄弟半淪亡。”
明 方孝孺 《上巳約友登南樓》詩:“古人已寂寞,繼者應(yīng)在今。”
⒋ ?清靜;恬淡;清閑。
引《文子·微明》:“道者,寂寞以虛無,非有為於物也。”
《淮南子·原道訓(xùn)》:“其魂不躁,其神不嬈,湫漻寂寞,為天下梟。”
高誘 注:“寂寞,恬淡也。”
明 歸有光 《容春堂記》:“山水之名勝,必於寬閑寂寞之地,而金馬玉堂紫扉黃閣不能兼而有也。”
⒌ ?稀少。
引南朝 梁 沉約 《齊明帝哀策文》:“紀事寂寞,龜書可循。”
唐 王度 《古鏡記》:“侯生 常云:‘昔者,吾聞 黃帝 鑄十五鏡,其第一橫徑一尺五寸,法滿月之?dāng)?shù)也。以其相差各校一寸,此第八鏡也。’雖歲祀攸遠,圖書寂寞,而高人所述不可誣矣。”
⒍ ?冷清;孤單。
引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四:“閑房何寂寞,緑草被階庭。”
唐 李朝威 《柳毅傳》:“山家寂寞兮難久留,欲將辭去兮悲綢繆。”
《水滸傳》第十一回:“﹝ 林沖 ﹞驀然想起:‘我先在京師做教頭,每日六街三市游翫吃酒,誰知今日被 高俅 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閃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受此寂寞!’”
茅盾 《子夜》三:“一種孤獨無依,而又寂寞無聊的冷味,灌滿了他的‘詩人的心’了。”
毛澤東 《蝶戀花·答李淑一》詞:“寂寞 嫦娥 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國語辭典
寂寞[ jí mò ]
⒈ ?寂靜。
引《楚辭·劉向·九嘆·惜賢》:「幽空虛以寂寞,倚石巖以流涕兮。」
近寥寂 寂寥 寂靜 落寞 孤獨
反熱鬧
⒉ ?孤單冷清。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且路上有伴,不至寂寞,心上也歡喜。」
《紅樓夢·第六四回》:「如此長天,我不在家,正恐你們寂寞,吃了飯睡覺,睡出病來。」
英語lonely, lonesome, (of a place)? quiet, silent
德語eint?nig, langweilig; einsam
法語solitaire, seul, solitude
分字解釋
※ "寂寞"的意思解釋、寂寞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其實,并不是真的喜歡,只是沖動與寂寞,所以才有了后來,進退維谷。
2.雨滴會變成咖啡,種子會開出玫瑰;旅行是種約會;離別是為了體會寂寞的滋味;不是沒人陪只怪咖啡喝不醉;路一走就累心一碰就碎!真愛依然完美!
3.小草是默默無聞的,最能耐得住寂寞,從不嘩眾取寵.
4.稻田旁邊的那片郁郁蔥蔥的樹林,現(xiàn)在也換上了黃色,幾棵紅楓似乎耐不住寂寞也趕來湊熱鬧,把一樹火紅獻給了秋,遠望去,就如金毯上跳動著的紅衣少女。
5.人的寂寞,有時候很難用語言表達。沈從文
6.閉上眼我似乎看到晴朗的日子里孩子們喜歡的賣糖葫蘆的小販哼著小曲兒優(yōu)哉游哉地走來,似乎聽見“青菜蘿卜卷心菜”的叫賣聲,大人訓(xùn)小孩的聲音……只有這里才會有這么多實實在在的生活氣息,只要安靜地聽著,一個人也不會覺得寂寞。
7.并非因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寂寞,孤獨的感覺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為想你想得太深。
8.春天最難過的是沒有收獲的耕耘;人生最難過的是失去信念的寂寞。
9.星星的寂寞月兒知道,晚霞的羞澀云知道,花兒的芬芳蝶知道,青草的溫柔風(fēng)知道,夢里的纏綿心知道,心里的酸楚淚知道,我的思念您知道!我的祝福請記牢:祝春節(jié)快樂!
10.西樓望月月如鉤,寂寞情深深鎖愁。我多想飛到你的身旁,讓你感受玫瑰的芬芳。無奈佳節(jié)難聚,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祝你節(jié)日快樂,想我,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