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號施令

詞語解釋
發號施令[ fā hào shī lìng ]
⒈ ?發布命令;指揮。
引證解釋
⒈ ?發命令,下指示。
引《書·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淮南子·道應訓》:“發號施令,師未合而敵遁,此將軍之威也。”
唐 李白 《明堂賦》:“發號施令,采時順方。”
明 宋濂 《扶宗宏辨禪師育王裕公生塔之碑》:“洪武 元年,上即皇帝位,發號施令,雷動云合。”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我有什么權利,向連長和同志們發號施令?”
巴金 《懷念烈文》:“魯迅 先生從來不發號施令,也不向誰訓話,可是我們都尊重他的意見。”
國語辭典
發號施令[ fā hào shī lìng ]
⒈ ?宣布命令。也作「發號布令」、「發號出令」
引《書經·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淮南子·原道》:「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國,納肅慎,未發號施令而移風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
分字解釋
※ "發號施令"的意思解釋、發號施令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八一八,發一發,送你八個發:發財致富財滾滾,發憤圖強人人夸;發號施令眾人隨,發展擴大為大家;發跡變泰好運來,發科打趣笑哈哈;發人深思勤總結,發揚光大永遠發!
2.八一八,發一發,送你八個發:發財致富財滾滾,發憤圖強人人夸;發號施令眾人隨,發展擴大為大家;發跡變泰好運來,發科打趣笑哈哈;發人深思勤總結,發揚光大永遠發!
3.他對這次接力賽真是躊躇滿志,只待發號施令后,便可以輕松地到達目的地。
4.美國政府在*權問題上理應先清理自己的門戶,根本沒有資格對其他國家頤指氣使、發號施令。
5.這種人定然會站在盱衡大局發號施令的位子,必然生威,別人也就生畏。
6.要多作調查研究,想辦法,出主意,不可包辦代替,更不能當“太上皇”,發號施令。
7.他對這次接力賽真是躊躇滿志,只待發號施令后,便可以輕松地到達目的地。
8.矮個子少年早就巴望著心目中的這位老大發號施令。
9.戴笠認為這件珍玩象征軍統事業如雨后春筍,他的發號施令如玉振金聲,經常一個人坐在房中,輕輕敲擊這面金鑼,欣賞這種用玉錘出的金聲……
10.有方面表示命令指揮權將會很快發生轉移,但是也并不能斷定會由北約,法國或者英國來發號施令。
相關詞語
- jǐng hào警號
- fā guāng發光
- fā láo sāo發牢騷
- mìng lìng命令
- tài píng lìng太平令
- fā dòng發動
- fèn fā奮發
- shī zhǔ施主
- nián hào年號
- lìng rén令人
- tǔ shí wò fā吐食握發
- àn hào暗號
- fā qǐ發起
- bù yí háo fā不遺毫發
- bái fà cāng cāng白發蒼蒼
- hào yī號衣
- zhī fā支發
- pī fā批發
- dòng fā動發
- hā lǐ fā哈里發
- xīng fā興發
- shī yòng施用
- fā rè發熱
- bǎi fā bǎi zhòng百發百中
- shí shī實施
- yī hào一號
- huǒ lǐ huǒ fā火里火發
- zhǎn shī展施
- fā shēng發生
- lǐ fà理發
- biān hào編號
- fā diàn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