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取義

詞語解釋
斷章取義[ duàn zhāng qǔ yì ]
⒈ ?章:指詩歌的段落。本指截取《詩經(jīng)》中某篇詩的某一章節(jié),用來表達(dá)自己的意思,后指引證書籍,只取一句或數(shù)句,而不顧及全文與其本義。
例斷章取義,上下相成。——《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傳》
英unscrupulously quote out of context; garbled quotation; distort;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斷章取意”。謂引用別人的詩文或談話,只截取其片斷而不顧全文和原意。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尋詩人擬喻,雖斷章取義,然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原始要終,體必鱗次。”
唐 張鷟 《游仙窟》:“斷章取意,唯須得情,若不愜當(dāng),罪有科罰。”
《朱子語類》卷九四:“舉《易》一句者,特?cái)嗾氯×x以解上文。”
清 沉德潛 《<古詩源>例言》:“《詩》之為用甚廣。 范宣 討貳,爰賦《摽梅》; 宗國 無鳩,乃歌《圻父》:斷章取義,原無達(dá)詁也。”
例如:這些人引用了他的一些話,但有許多是斷章取義的。
國語辭典
斷章取義[ duàn zhāng qǔ yì ]
⒈ ?截引后來指截取文章的某一段或談話中的某一句,而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內(nèi)容的原意。南朝梁·劉勰。
引《詩經(jīng)》中某篇詩的某一章,以表達(dá)己意。只取所需,而不顧原詩的意思。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宗不余辟,余獨(dú)焉辟之?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shí)宗?」
《文心雕龍·章句》:「尋詩人擬喻,雖斷章取義,然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原始要終,體必鱗次。」
《紅樓夢(mèng)·第五六回》:「探春笑道:『如今只斷章取義,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罵我自己不成!』」
分字解釋
※ "斷章取義"的意思解釋、斷章取義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歷史界已經(jīng)在湖南發(fā)現(xiàn)了李秀成手稿的足本原稿,有機(jī)會(huì)我建議大家都可以讀一下全本,免得被曾國藩斷章取義,冤枉李秀成背了叛徒的惡名100多年至今……
2.有些標(biāo)題黨為吸引眼球,不惜斷章取義、制造噱頭、夸張媚俗、故弄玄虛,以致誤導(dǎo)輿論。
3.事實(shí)上,女權(quán)主義者的言論屢遭斷章取義;而且,女權(quán)主義也有諸多流派,信奉不同的理念。
4.讀文章不能斷章取義,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背景、作者等多方面因數(shù)來看待文章。
5.報(bào)告內(nèi)部分的判斷沒有考慮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整體溝通。在另外一些例子中,委員會(huì)只是斷章取義地對(duì)一兩句說話作出詮釋和判斷。
6.我們對(duì)待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切不可斷章取義。
7.他的引證根本站不住腳,因?yàn)樗麤]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張,只不過斷章取義地加以引用罷了。
8.我們應(yīng)做到不要斷章取義。
9.報(bào)告內(nèi)部分的判斷沒有考慮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整體溝通。在另外一些例子中,委員會(huì)只是斷章取義地對(duì)一兩句說話作出詮釋和判斷。
10.文章必須是積極健康的,不要在文章中發(fā)牢騷、說怪話,不要無中生有、斷章取義。
相關(guān)詞語
- qǔ xiāo取消
- pàn duàn判斷
- yì zhàn義戰(zhàn)
- jìn qǔ進(jìn)取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義執(zhí)言
- jiàn duàn間斷
- jiā yì shì嘉義市
- qǔ yàng取樣
- xī qǔ吸取
- tóng yì cí同義詞
- yì jīng義經(jīng)
- duàn liú斷流
- míng yì gōng zī名義工資
- tóng yì yǔ同義語
- zhǐ yì旨義
-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
- xiá yì狹義
- duàn xiàn斷線
- yì yǒng義勇
- zhōng duàn中斷
- qǔ xiào取效
- jīng yì rù shén精義入神
- shēn zhāng身章
- yì fù義父
- zhēn yì真義
- yì xíng義刑
- yì yín義淫
- jiàn yì gǎn wéi見義敢為
- duó qǔ奪取
- yì dù義度
- bù duàn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