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

詞語解釋
兵馬[ bīng mǎ ]
⒈ ?指軍隊(duì)。
英military forces;
引證解釋
⒈ ?士兵和軍馬。亦泛指軍隊(duì)。
引《東觀漢記·來歙傳》:“宜益選兵馬,儲積資糧?!?br />唐 杜甫 《冬狩行》:“君不見 東川 節(jié)度兵馬雄,校獵亦似觀成功?!?br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一:“故昨來 鄭戩 差 許遷 等部領(lǐng)兵馬修城?!?br />《秦併六國平話》卷上:“今有 荊楚襄王 為招討,合諸國兵馬約二十餘萬,猛將數(shù)十員,兵臨城下,將至濠前?!?br />綦水源 《三不吹》:“想當(dāng)年,憑這支銅號,能吹動十萬兵馬?!?/span>
⒉ ?借指戰(zhàn)爭,戰(zhàn)事。
引唐 杜甫 《出郭》詩:“故國猶兵馬,他鄉(xiāng)亦鼓鼙?!?/span>
國語辭典
兵馬[ bīng mǎ ]
⒈ ?士兵和武力裝備,泛指軍隊(duì)。
引《水滸傳·第一〇七回》:「自此盧俊義等無南顧之憂,兵馬長驅(qū)直入。」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鼓樓坡來了大眾的兵馬,不計其數(shù)?!?/span>
例如:「兵馬生活二十年」
近戎馬
⒉ ?借指戰(zhàn)爭。
引宋·陳與義〈送人歸京師〉詩:「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例如:「兵馬倥傯」。
分字解釋
※ "兵馬"的意思解釋、兵馬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塑造他們的能工巧匠們,把每一個兵馬俑都裝扮得栩栩如生,每個最細(xì)微的地方都不放過。
2.不過,陶犬瓦雞,兵馬俑,還有用,至少還可以當(dāng)擺設(shè),出土后,又是價值連城的文物。
3.最壯大的什葉派民兵馬赫迪軍遵守?;饏f(xié)議,民兵暴力大幅下降。
4.后到的那隊(duì)兵馬看服色是衛(wèi)所兵,領(lǐng)頭的的軍將身穿繡著白鷴的五品官服,這時候正跪在李忠榮馬前苦苦哀求著什么。
5.考古工作者經(jīng)過多次考察和周密的安排,終于發(fā)掘了2號兵馬俑坑。
6.兵藏武庫,馬入華山兵荒馬亂兵慌馬亂伯樂相馬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7.巍巍的城墻是你千年不變的滄桑容顏;淙淙的護(hù)城河是你歷經(jīng)千辛,卻依然盈盈的眼波;蔥蔥的驪山是你一如既往的青絲。周朝古拙的銅鼎是你堅硬的骨骼;秦朝耀眼的兵馬是你卓爾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經(jīng)是你閃爍的思想。
8.萬里長城,古代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比起那夢想萬世不滅,筑造長城、阿房、兵馬俑的贏政,不管多普通的老百姓不是高明的多嗎?
9.在西安臨潼出土的秦兵馬俑,舉世無雙,都是精美的藝術(shù)珍品。
10.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yù)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相關(guān)詞語
- èr mǎ二馬
- luó mǎ羅馬
- tiān mǎ天馬
- mǎ lì馬力
- mín bīng民兵
- yuè guāng mǎ月光馬
- mǎ bā èr馬八二
- mǎ kè馬克
- bǎo mǎ寶馬
- cè mǎ策馬
- shēng bīng聲兵
- xīng bīng興兵
- yòng bīng用兵
- pǐ mǎ匹馬
- chuò lù mǎ綽路馬
- mǎ chē馬車
- lì mǎ立馬
- qí mǎ騎馬
- shàng mǎ上馬
- mǎ bǎi liáo馬百鷯
- mǎ lǐ馬里
- mǎ bǎi liù馬百六
- mǎ lù馬路
- xiǎo mǎ小馬
- mǎ jiǎ馬甲
- qiān lǐ mǎ千里馬
- zhàn mǎ戰(zhàn)馬
- sī mǎ司馬
- bù bīng步兵
- bái mǎ白馬
- bīng shì兵士
- rén mǎ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