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扎

詞語解釋
包扎[ bāo zhā ]
⒈ ?用布包傷口。
例用干凈紗布包扎傷口。
英bind up;
⒉ ?用繃帶捆綁、包裹或包纏。
例包扎傷口。
從膝蓋到踝骨用粗布條包扎起來的腿。
英bandage; pack; tie (wrap) up;
引證解釋
⒈ ?包裹捆扎。
引巴金 《家》三九:“覺新 已經(jīng)把罐頭包扎好了,便放在 覺慧 的面前。”
艾青 《他 在第二次》詩:“洗去了膿與血,又把傷口包扎。”
⒉ ?指包扎好的物品。
引丁玲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二)》:“她顯然是買了東西出來,因?yàn)樗掷锖孟竽昧嗽S多包扎。”
國語辭典
包扎[ bāo zā ]
⒈ ?纏裹捆綁。
引《文明小史·第五七回》:「揀選定了,掌柜的叫伙計(jì)一樣一樣的包扎起來。」
例如:「包扎傷口」。
英語to wrap up, to pack, to bind up (a wound)?
法語empaqueter, emballer
分字解釋
※ "包扎"的意思解釋、包扎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 它會(huì)為你包扎心理和身體的創(chuàng)傷,對(duì)你受恐懼折磨的意識(shí)宣告自由,完全將你從窮困、失敗、悲慘、欠缺和挫折中解放出來。
2.28日中午,記者在淡水馬偕醫(yī)院看到受傷陸生陳靈丹,她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受傷的四肢全被包扎起來,在昏睡中還不時(shí)發(fā)出痛苦的呻吟。
3.掃描的女子似乎正在尖聲嚎叫,而事實(shí)上這就是她包扎埋葬時(shí)的姿勢(shì)。
4.一汩汩的鮮血順著那創(chuàng)傷處流淌了出來,而此時(shí)此刻的李玉陽只好趴在地上,對(duì)身邊的一切不聞不問,開始專心一致地包扎起傷口來。
5.遠(yuǎn)在公元前1550年的古埃及,就有醫(yī)生用豬油調(diào)蜂蜜來敷貼,然后用麻布包扎因外傷感染而發(fā)炎紅腫的暑癤、疔瘡和無名腫毒。
6.在后藏日喀則地區(qū)的一幫撿垃圾的小孩子,他們聽我唱完歌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個(gè)橡皮筋包扎的一小摞錢,全是一毛一毛的紙幣,每個(gè)人抽出一毛錢放在我面前。
7.并可用5%硼酸軟膏、10%魚石脂軟膏、1%紅霉素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涂擦且包扎,促進(jìn)其早日愈合。
8., 宋子陽不容分說將他的上衣撩起,一眼便看見了他腰部的傷口,雖然經(jīng)過了簡單的包扎,可是,依舊在朝外流著血。
9.緊急情況下,涂上一點(diǎn)蜂蜜,然后用繃帶包扎。
10.小弟不慎摔了跤,劃破小腿,我急忙扶起他,用創(chuàng)可貼小心翼翼地為他包扎好了傷口。
相關(guān)詞語
- bāo kuò包括
- bāo zhuāng包裝
- zhā zhā shí shí扎扎實(shí)實(shí)
- zhēng zhá掙扎
- bāo gān zhì包干制
- bāo wéi包圍
- dǎ bāo打包
- bāo róng包容
- bāo gān ér包干兒
- zhā gū扎姑
- cǎo bāo草包
- bāo gān包干
- bāo dǎ tīng包打聽
- xiāng bāo香包
- bāo yī包衣
- bāo cáng包藏
- bāo jī包機(jī)
- bāo shēn gōng包身工
- yán luó bāo lǎo閻羅包老
- bǎng zhā綁扎
- tián miàn bāo甜面包
- zhā yāo扎腰
- bāo cáng jiān xīn包藏奸心
- bāo huàn包換
- bāo luó wàn xiàng包羅萬象
- yī bāo衣包
- zhā ěr duǒ扎耳朵
- bāo cáng huò xīn包藏禍心
- chéng bāo承包
- bāo shì chén包世臣
- bāo huāng包荒
- bāo jīn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