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

詞語解釋
自治[ zì zhì ]
⒈ ?行政上相對獨立,有權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務。
例自治領。
英autonomy; self-government;
引證解釋
⒈ ?自行管理或處理。
引《史記·陳涉世家》:“諸將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繫而罪之,以苛察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輒自治之。”
《漢書·南粵傳》:“服領以南,王自治之。”
《新唐書·北狄傳·黑水靺鞨》:“離為數十部,酋各自治。”
宋 李綱 《上道君太上皇帝》:“杜牧 所謂上策莫如自治,而以浪戰為最下策者,誠為知言。”
⒉ ?修養自身的德性。
引宋 程頤 《辭免西京國子監教授表》:“伏念臣才識迂疏,學術膚淺,自治不足,焉能教人。”
明 高啟 《白田耕舍記》:“取圣賢之書而讀之,求所以自治之道。”
清 洪榜 《戴先生行狀》:“君子之自治也,情與欲,使一於道義。”
⒊ ?自然安治。
引《尹文子·大道上》:“法用則反道,道用則無為而自治。”
《淮南子·詮言訓》:“君子脩行而使善無名,布施而使仁無章,故士行善而不知善之所由來,民澹利而不知利之所由出。故無為而自治。”
《朱子語類》卷七二:“但能內君子而外小人,天下自治,何必深治之哉!”
⒋ ?猶自營。
引《漢書·張禹傳》:“禹 年老,自治冢塋,起祠室。”
⒌ ?民族、團體、地區等除了受所隸屬的國家、政府或上級單位領導外,對自己的事務行使一定的權力。
例如:自治區;民族區域自治。
國語辭典
自治[ zì zhì ]
⒈ ?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務,含有能約束自己行為之意。
引《三國志·卷一二·魏書·毛玠傳》:「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
⒉ ?實行民主政治,在各地方由選舉產生權力機構,管理地方事務。
例如:「民族自治」、「自治團體」。
英語autonomy
德語Eigenstaatlichkeit (S)?, Selbst?ndigkeit (S)?, Selbstverwaltung (S)?, autonom
法語autonomie
分字解釋
※ "自治"的意思解釋、自治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香港高空國旗展,區旗飄揚緊跟黨。一國兩制好國策,港人自治繼發展。祖國統一終實現,兄弟姊妹齊歡唱。團結和諧同奮進,攜手共建中華強。7.1慶回歸。
2.萬里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它縱橫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寧夏陜西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曲折綿延長達6700公里,約有1.3萬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
3.懷著恐懼注視它們吧!這座徒具虛名的“自治公園”中的樹木已在憤怒中覺醒,將報被囚禁在這座園藝監牢的一箭之仇!
4.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公安局刑警大隊隊長拉瑪才旦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不幸身中六彈壯烈犧牲,獻出了年僅33歲的寶貴生命。
5.皎平渡位于彝族苗族自治縣境北部皎西鄉皎平村,兩岸崇山峻嶺,懸崖峭壁,是云南與四川之間的主要渡口之一。
6.民族立法既要依照憲法、自治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又要結合自治地方的實際,既要有一般立法的特點又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7.林西縣國稅局加強規范納稅服務工作,近年來先后榮獲“自治區級文明單位標兵”、“赤峰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8.在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鎮,順著萬泉河的源頭——大邊河往深處走,有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
9.關于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有無行政許可設定權,理論界和實務部門莫衷一是。
10.雖然這個丹麥的自治領由于最近的氣候變化氣溫稍微升高了一點,但以后的大部分時間內它還將保持冰天雪地,荒無人煙。
相關詞語
- zì jí自及
- zì bào zì qì自暴自棄
- zì zhǔ自主
- zì zhuàn自傳
- zì xìng自性
- zhān zhān zì xǐ沾沾自喜
- zì dòng cí自動詞
- tóng zhì同治
- zì zuò zì shòu自作自受
-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
- zì mìng自命
- nán nán zì yǔ喃喃自語
- zì dǎ自打
- zì rán ér rán自然而然
-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
- zì lǐ自理
- zì jiā自家
- fáng zhì防治
- zì wù wù rén自誤誤人
- zhì ān治安
- zì shí qí yán自食其言
- zì yóu zì zài自由自在
- zì mìng bù fán自命不凡
- bù yóu zì zhǔ不由自主
- zhèng zì正自
- shēng wù fáng zhì生物防治
- lái zì來自
- zì xué自學
- huà zhì化治
- zì cuò tóng yì自厝同異
- zì rán kē xué自然科學
- qī rén zì qī欺人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