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

詞語解釋
當事[ dāng shì ]
⒈ ?掌權。
例壞人當事,好人倒霉。
英efficacious;
⒉ ?跟某事有關聯。
例當事人。
英concerned;
⒊ ?指當局或當事人。
英agent;
引證解釋
⒈ ?遇事;臨事。
引《禮記·檀弓下》:“大夫弔,當事而至,則辭焉。”
孔穎達 疏:“當事,當主人有大小歛殯之事也。”
《國語·魯語上》:“賢者急病而讓夷,居官者當事不避難。”
晉 葛洪 《抱樸子·譏惑》:“君子行禮,不求變俗……況其在於父母之鄉,亦何為當事棄舊而強更學乎。”
⒉ ?任事;任職。
引《宋書·袁粲傳》:“粲 閒默寡言,不肯當事。”
唐 韓愈 《贈太傅董公行狀》:“當是時, 懷光 幾不反,公氣仁,語若不能出口,及當事,乃更疎亮捷給。”
明 張居正 《答南列卿陳我度書》:“自當事以來,鑒前人之失,首陳皇極之論,以開悟上心,消彌偏黨。”
⒊ ?當權者。
引明 史可法 《致副總馬元度書》:“又虞當事夙倚,以此開嫌,幾欲別有借重,而躊躇未果。”
《花月痕》第一回:“那一班放蕩不羈之士……做文章不中有司繩尺,言語直觸當事逆鱗。”
張篁溪 《<蘇報>案實錄》:“同治 三年克復 金陵 以后,當事有裁兵之議。”
⒋ ?指掌柜的。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等到晚上關門之后,當鋪的當事便到衙門里來。”
⒌ ?當作一回事;重視。
引王汶石 《風雪之夜·春節前后》:“老弟!要把牲口當事點,壞一頭牲口,怎么了啊?”
王汶石 《風雪之夜·春節前后》:“以后要把二嬸的話當事一點,不要當作耳邊風。”
⒍ ?頂事,算數。
例如:小孩子的話不當事。
國語辭典
當事[ dāng shì ]
⒈ ?臨事。
引《國語·魯語上》:「賢者急病而讓夷,居官者當事不避難,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國家無違。」
分字解釋
※ "當事"的意思解釋、當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為此,修改后民訴法第76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鑒定。
2.所有人都不問是非曲直。當政府敗給洶涌的民意時,它會本能地掩蓋真相,用金錢擺平當事人。然而,穩定可以贖買,人心難以欺騙,當所有人都無師自通地提高自己的傷害能力時,社會的運行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直至潰壩。
3.提取的樣品,海關應當予以加封,并由海關工作人員及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見證人確認后簽字或者蓋章。
4.當事實相互抵觸時,首當其沖的受害者是妥協。
5.毋庸諱言,“懸疑新聞”與新聞真實性原則背道而馳,捕風捉影甚至無中生有,容易誤傷報道對象,對新聞當事方造成困擾或名譽損害,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6., 檢察機關作為維護社會正義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面前無偏無倚,否則,司法公信力便會蕩然無存。
7.當事態發展不順心時,他先是不知所措,接著就惱羞成怒。
8., 在現行的機制下,即使處理過程出現不公,協會亦不能即時撥亂反正,保障當事人的權益,只能在有關委員會作出決定后,提出質疑,已經太遲。
9.廖律師介紹,招搖撞騙罪的構成有兩個條件,首先當事人必須有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其次當事人利用該身份對他人進行了詐騙。
10.長沙這場“離婚宴”的當事人,據說恰值婚姻“七年之癢”,想必彼此心中愛潮已退,靜如止水,好合好散,一拍即合。
相關詞語
- dàng zuò當作
- lǐ suǒ dāng rán理所當然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當百
- yì shì yí wén軼事遺聞
- shì dàng適當
- chōng dāng充當
- xiǎng dāng dāng響當當
- gù shì故事
- cháng shì常事
- shì jiàn事件
- qù shì去事
- shuō shì說事
- méi shì沒事
- dāng zhōng當中
- dāng rán當然
- dāng dōng當東
- lǐ shì理事
- zhǔ shì主事
- huí shì回事
- lù shì録事
- sè dāng色當
- shì zhǔ事主
- dāng jīn當今
- liáo shì遼事
- shí shì qiú shì實事求是
- shì yè事業
- dāng dài當代
- dāng jiā zuò zhǔ當家作主
- bù dāng不當
- jiù shì lùn shì就事論事
- zhū shì諸事
- zhǎn shì展事